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温州市

温州市

1949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永嘉县析置,治所即今浙江温州市。


简称瓯。在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面积1.2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082平方千米)。人口742.3万(市辖区134.6万)。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代管瑞安、乐清2市。市人民政府驻鹿城区。东汉置永宁县,治今温州市,属会稽郡。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隋改永宁为永嘉,废郡,县属处州(后改括州)。唐上元二年(675年)于此置温州,《太平寰宇记》:温州“以温峤岭为名。”《寰宇通志》温州府:“以其地自温峤以南恒温少寒,故名。”天宝元年(742年)改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温州。南宋升瑞安府,元改温州路,明、清复为温州府。1912年废府存县,1914年置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城区设温州省辖市(地级),并设温州专区(1970年地区)。1958年永嘉县迁上塘镇。1981年温州地区撤销,所属永嘉、平阳、泰顺、乐清、瑞安、文成、洞头七县并入温州市;设立瓯海、苍南二县。1987年瑞安县改市,1992年瓯海县改区,1993年乐清县改市。地处浙南中山区东部、沿海丘陵平原区南部。西部多山,有括苍、雁荡、洞宫等山脉。东部、中部为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沿海多岛屿。海岸线长350千米,富航运、渔盐和垦殖之利。西部、南部山区及丘陵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用材林有松、杉、柏、栎等,经济林有乌桕、油桐、笋竹、黑荆树等,并产中药材。属中温带湿润气候。瓯江以南的东半部具南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为浙江省惟一能生长榕树、荔枝、龙眼、橄榄等热带林木的区域。农产有稻、油菜籽、小麦、甘蔗、黄麻、甘薯、玉米、茶叶等。水产养殖和奶牛、家禽等饲养业发达。工业分布在沿海瓯江、鳌江、飞云江河口地带,以鹿城、乐清、瑞安等较为发达。龙湾辟有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农业新技术开发区、温州扶贫经济开发区、东海石油温州基地。沿海各县乡镇企业飞速发展,自成格局。织席为传统家庭副业,温州草席向为席中上品。工艺美术品制作历史悠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塑、瓯绣著名。温州机场辟有33条航线,可达全国各主要城市。沿海有至上海、宁波、舟山等航线。寿温、杭温公路,杭温高速公路和金温铁路终点,并有公路通各市、县和福建省。为浙、闽之际重要孔道。东部平原区内河航运发达。乌岩岭原始森林栖有白鹇、黄腹角雉等珍贵动物和白杠木荷、华南樟、红楠等稀有植物,辟有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有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及南麂列岛贝藻类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了丝坡

    在今河北赞皇县西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8《关隘二》:了丝坡汛“在县西四十五里。旧设把总驻守”。

  • 相原县

    即胡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一百三十里香沉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齐置相原县,隋改为临津县。”

  • 金塔寺城

    明筑,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清一统志·肃州》: 金塔寺堡 “在州东北一百里,即明金塔寺城也”。

  • 吴造岘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 南平江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南。《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 “南有南平江。”

  • 渑厄 (阨)

    即冥厄。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平靖关。《淮南子·墜形训》: “渑阨” 为九塞之一。

  • 乌尔河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为结雅河支流。清屠寄《黑龙江舆图说·黑龙江城》:“乌尔河,源出伊勒提布斯岭。曲曲东南流百四十四里,有克喇克河东北流百里来注之。又东南流百里有替克德河即田地河,东南流二百里来注之

  • 市西河

    即今浙江平湖市内之平湖塘。《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市西河“在县治西。源自府城东之汉塘,东流五十余里经此,又东入于当湖”。

  • 流沙城

    即今广东雷州市西南一百零四里流沙村。《清一统志·广东》: 海安营 “千总二员,一驻本营,一防流沙汛”。即今广东省雷州市西南流沙。清时设海安营千总驻防。

  • 马头江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马头江在“县城西北半里。自闽县流入境,江面益阔。又东北与大海相接,波涛震撼。乘舟入郡,常虞风潮之阻。《志》云, 由县城西北入马江,曰太平港,旧名吴船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