渿河
古称天门下溪水。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方舆纪要》 卷31泰安州: 渿河 “出岳西白龙池,亦南流会于泮河,并入汶河”。
古称天门下溪水。在今山东泰安市西一里。《方舆纪要》 卷31泰安州: 渿河 “出岳西白龙池,亦南流会于泮河,并入汶河”。
①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境内。《资治通鉴》: 东晋咸安元年 (371) 二月,“都督秦、晋、凉、雍州诸军事”。胡注: “前此未有晋州;凉之张氏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秦盖于此置晋州也。”后废。②北
在今广东南海市北,东距广州市十五里。《宋史·刘鋹传》:开宝四年(971),伐南汉,潘美破英、雄二州,次泷头,刘鋹遣使请和,美挟鋹“过马径,去广城十里,砦于双女山下”。《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即今洱海。在云南大理市东。唐至清称西洱河,又作西洱海、洱河。《元混一方舆胜览》:“西洱河即叶榆水,源出邓川赕北山下,至喜洲界与点苍山合,号龙首;至赵州界与点苍山合,号龙尾。蒙氏于南北筑两关。”(1)即
指护密国都城。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西岸之伊什卡希姆。《旧唐书·高仙芝传》:天宝六载(747),高仙芝伐小勃律,“至特勒满川,即五识匿国也。仙芝乃分为三军:……仙芝与中使边令诚自护密国入,约七月十三日辰
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属宁都县,即今江西石城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为石城县。
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十二里西羊羔乡。明正德《临漳县志》卷2:“羊羔屯去县东一十里。”
辽清宁中 (1055—1064) 置,为宁江州治。治所在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金初废。古县名。辽置,治今吉林省扶余东石头城子。为宁江州治。金废。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十八里汪洋乡。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东北有汪洋店。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乌罗关在“(罗番长官)司西四十里”。
西魏大统三年(537)改永平县置,属义川郡。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北。《元和志》卷3云岩县:“有云岩山,因以为名。”其后屡有迁徙。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属丹州。咸亨四年(673)迁今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