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滁州

滁州

隋开皇初改南谯州置,治所在新昌县 (后改为清流县,即今安徽滁州市)。《寰宇记》 卷128滁州: “因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安徽滁州市和来安、全椒二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 (620) 复置,天宝元年 (742) 改为永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滁州。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为滁州路,二十年(1283) 复降为滁州。明洪武初废州治清流县入州。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直隶南京。清属安徽省。1912年降为滁县。1982年改设滁州市。州西南有醉翁亭,宋欧阳修曾为之记。元末郭之兴、朱元璋起义,曾以此为根据地。


隋开皇初改南谯州置,“因滁水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新昌县(后改清流县,今滁州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滁州市和全椒、来安二县地。宋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路,二十年复降为州。明洪武初废清流县入州,洪武七年(1374年)属凤阳府,二十二年直隶南京。清初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1912年改本州为县。州城西南有亭,北宋欧阳修知滁州时曾来此饮酒,自号醉翁,因以名亭,作《醉翁亭记》。


猜你喜欢

  • 龙回关

    唐末置,在今湖南长沙县东南四十五里。《新唐书·邓处讷传》:“会刘建锋、马殷兵至,攻澧陵,处讷遣邵州豪桀蒋勋、邓继崇率兵三千断龙回关。”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县东。《资治通鉴》:唐乾宁元年(894年),刘

  • 大坡铺

    明置,属普安州。在今贵州盘县特区西。

  • 黄山门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孟河东黄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金坛县: 黄山,“ 《江防考》: 黄山门在包港江心,水流湍捍,盗贼出没之地,又当镇、常郡之交,上下了望,几及百里,实京口之门户也”。

  • 紫陵县

    ①北周改华陵县置,属监利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隋属南郡。唐初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怀州。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二里紫陵镇。四年 (621)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

  • 攸水

    又名攸溪、伯水。为洣水支流。源出今江西莲花县西北,西南流至湖南攸县境入洣水。《水经·洣水》:洣水“又西北过攸县南”。郦道元注:“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径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

  • 安昌郡

    ①北魏置,属邓州。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后废。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齐治所在武桑县(今合浦县北)。梁、陈时废。③西魏置,治所在春陵县(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隋

  • 居巢

    一作巢邑。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一说在今安徽六安市东北。《史记·吴太伯世家》: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建母于居巢以归。……九年,公子光伐楚。拔居巢。” 即此。秦置居巢县。古国、邑名。

  • 汉阳郡

    ①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天水郡置,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陇西、礼县以东,静宁、庄浪以西,黄河以南,嶓冢山以北地。三国魏复名天水郡。②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置,属南秦州

  • 盖竹

    即今福建建阳县东盖竹。《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建安八年 (203),“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同出馀干”。《资治通鉴》: 五代晋齐王开运元年 (944),南唐将查文徽击建州,“自建

  • 八寨汛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清时设八寨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