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灵台县

灵台县

①隋大业初分鹑觚县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今县有灵台。”二年(606)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初属泾州,贞观元年(627)省入麟游县。

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鹑觚县置,属泾州。治所即今甘肃灵台县。唐末李茂贞于此置灵台军,五代周废军,县属泾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并入泾川县。十一年(1274)复置,仍属泾州。民国初属甘肃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部、泾河支流达溪河流域,东、南与陕西省接壤。属平凉市。面积 2038 平方千米。人口22.6万。辖3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中台镇。西汉置鹑觚县,治今县东北,属安定郡。西魏大统中徙鹑觚县治今中台镇,属赵平郡。隋大业元年(605年)析鹑觚县置灵台县,以周文王伐密须,筑灵台取名,寻废。《读史方舆纪要》泾州灵台县:“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鹑觚县为灵台县,属泾州。明属平凉府。清属泾州。1913年后先后属陇东道、泾原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平凉专区。1958年撤灵台县,并入泾川县。1961年复置灵台县。1969年属平凉地区,2002年属平凉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南部。泾河支流黑河斜贯县境西北,达溪河横贯中部。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烤烟、胡麻、油菜籽等。工业以农机制造、地毯、制药、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灵凤、灵千、灵平、灵长等公路经县境。古迹有姚李、蒋家嘴、齐家岭的仰韶、齐家及周代文化遗址,晋皇甫谧墓、唐牛僧孺墓。


猜你喜欢

  • 飞泉岭

    在今广东丰顺县南蓝田。《清一统志·潮州府》 “飞泉岭”条引《广东通志》:“岭在揭阳山西。壁立万仞,周数十里,层峦叠��,人迹罕至,有泉飞空而下,如瀑布。因名。”

  • 前岐市

    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前岐镇。清嘉庆 《福鼎县志》 卷1 《市集》 有前岐市。

  • 昆吾

    ①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诗经· 商颂 · 长发》: “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左传》: 哀公十七年 (前478),“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杜注: “卫有观,在古昆吾氏之墟,今濮

  • 兑州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治所在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为靖远砦。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

  • 祝融峰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为南岳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传说上古祝融曾游息于此,故名。《清一统志·衡州府一》: 祝融峰 “上有青玉坛,方五丈。湘水环带山下,五折而北去。峰颠有风穴,东有望日台,西

  • 本溪湖煤矿

    在今辽宁本溪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东北到明山沟,西南迄蚂蚁屯沟,东、南、西三皆山。山谷均有煤层,总面积25平方公里。发现甚早,清乾隆时准民开采。光绪三十一年(1905)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宣统二年(

  • 大梅溪

    ①兰江支流。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梅溪。《方舆纪要》卷93兰溪县:大梅溪“在县北五十里崧山下。源出浦江县之大洪岭,又有小梅溪出浦江县之乌蜀山,经崧山下而合流,至县西北三十五里金家梁,入于大溪”。②在今福建

  • 天威军

    ①即神武军。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定戍城“又南隔涧七里有天威军,军故石堡城”。②北宋置,属真定府。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北威州镇。熙宁八年(1075)置

  • 东阳河

    又作东洋河。在今河北抚宁县西。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抚宁县:东北有东阳河,为洋河东支。

  • 长明沟水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水经·清水注》:长明沟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径雍城南。……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