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稠山
在今台湾嘉义县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一月,天地会义军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
古山名。在今台湾省嘉义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天地会林爽文等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即此。
在今台湾嘉义县境。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一月,天地会义军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
古山名。在今台湾省嘉义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天地会林爽文等与清将福康安战于牛稠山,败绩,即此。
古为候水。即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辽宁北票市东部之牤牛河。为大凌河支流。民国《朝阳县志》卷14:“牤牛河为古力古奤大庙河下流,一名土力根河,又名土木伦河,距县一百六十里。”大凌河支流。在辽宁省西部。源于
又作黄甫营。明天顺中置,属清水营。即今陕西府谷县东北七十里黄甫乡。弘治年间添设关城。《明史· 鞑靼传》: 成化元年 (1465),兀良哈“复渡河,围黄甫川堡”。即此。清设游击驻守。
①北齐改北谯郡置,属南谯州。治所在北谯县 (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北周复改为北谯郡。②亦作临徐郡。南朝梁末改北谯州置,属南谯州。治所在葛城 (今江苏江浦县西北东葛)。寻入东魏。陈废。东魏改北谯郡置,治今
西晋置,属敦煌郡。治所即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后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属敦煌郡。十六国仍属敦煌郡。后废。
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南珩溪。《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珩溪在县东南。上源接明溪,中有石,沿渚夹峙里许,水从中出,谓之门槛石。”
亦作曲薛兀儿泽、曲笑儿泽。元汪罕夏季驻地之一。在今蒙古国和林格尔东南。
即今四川南充市东老君镇。民国《南充县志》卷1:老君场“在县治东四十五里。俗名老君桥,因旧有老君观,前有废桥,故名。顺渠大道,创市于乾隆四十年”。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北四里飞来岗上。本东岳庙,殿原供奉东岳大帝塑像,早已圮毁。殿建于宋元时期,内有《宋淳化四年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重修东岳庙记》碑。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
唐方镇名。上元元年(760)置,治所在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建中四年(783)建号保义军。唐方镇名。上元元年(760年)置,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建中四年(783年)改名保义军。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清一统志·开化府》: 教化三部废长官司 “在今府治 (今文山县)。唐时强现蛮居此,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宣慰司,明改为长官司。《府志》: 三部: 教化、强现、牙车,三部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