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岭隘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猴岭隘 “在县西北。山深地险,与和平、河源县接界。隆庆末,贼鲍时秀据此作乱。万历中,官军讨平之”。
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 猴岭隘 “在县西北。山深地险,与和平、河源县接界。隆庆末,贼鲍时秀据此作乱。万历中,官军讨平之”。
北宋天禧二年(1018)分江南路东部置,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市、大茅山、长荡湖一线以西,长江以南,安徽江南部分,江西信江流域以北和九江市、瑞昌、德安等县一带。元废。北宋天禧
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6罗田县: 罗田旧城,“ 《志》 云: 县西 (东之误)四十里有奉泰乡河。源出旧县朦胧山,东流为义水,梁因置义城郡,其水合兰溪入大江”。
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五代周显德中置,以临蔡河而名。《方舆纪要》 卷47开封府祥符县: 临蔡关在 “府东南四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浚闵水入蔡河,沿颍入淮,以伐南唐,曾置关于此”。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长池场(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1935年初废。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由四川省南江县西南部析置,治今南江县长赤镇。县以镇名。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仍并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即今广东深圳市东沙头角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安县东有沙头角。区片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北区东部。原为渔村,靠近沙头角海岸有一个全港最大的渔业码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英会勘界址时,
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西五十五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水会,俱北流。”
清置,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骆驼巷。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2巴里坤: 骆驼巷卡伦 “距城七十里”。清末废。
即今甘肃康县西北望关乡。为戍守要地。《方舆纪要》 卷59阶州: 望贼关 “在州北百八十里,有阶州所兵戍守”。
元置,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南浩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