猷水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0文水县: 猷水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古大陵城之东南,周十余里,或谓之邬泽”。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0文水县: 猷水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古大陵城之东南,周十余里,或谓之邬泽”。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南满庄镇。清同治 《泰安县志》 卷2 《里社》: “满庄距城四十里。”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四十四里尚庄村东侧。1975年秋至1976年春发掘,出土文物有骨针、蚌器、石器、陶器等四千五百余件。其中灰陶鬶、红陶鼎、彩陶壶为珍贵的典型文物,分属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亦作婆员村。在今四川长宁县 (旧名安宁镇,今长宁镇)。《宋史· 蛮夷传》: 皇祐元年 (1049),“淯井监复执婆然村夷人细令等”。即此。
清光绪年间置,即今新疆托里县东南庙儿沟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塔城厅: 庙儿驿“旧名乌图布拉克台”。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镇一带。《关中记》: “秦为金人十二,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徙诣洛阳,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金人即铜人,故名铜人原。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之雅玛里克山。清 《三州辑略》: 福寿山 “在巩宁城南里许,……每见云雾迷漫,夏必雨,冬必雪,俗称灵应山。西向建龙王庙 一座,山腰开渠宛转如带”。宣统 《新疆图志》 卷61 《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小坡营“在县(治今锦和镇)西。嘉靖二十六年,湖广及川贵诸苗皆叛,掠晃州便水驿,破小坡营,遂掠铜仁、思南、石阡诸境”。即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小
北魏孝昌中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为北南阳郡。北魏孝昌中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名北南阳郡。西魏废。
在今四川南部县北。《清一统志·保宁府一》: 停云岩 “在南部县北二里。宋李焘有诗”。
西汉初南越赵佗置。元鼎六年(前111)归汉。西汉时治所在羸县(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辖境相当今越南北部地区。东汉移治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辖境缩小,限于红河三角洲一带。三国吴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