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亭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东玉亭。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析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七年(624)省入长城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余汗县置,治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南。属饶州。七年废。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东玉亭。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四年(621)析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七年(624)省入长城县。
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分余汗县置,治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南。属饶州。七年废。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民国 《万源县志》 卷2: 滚龙坡 “在治北六十里,交镇巴界,为川陕要道。建有石卡。清时每年十月初 一日,川陕两省总镇会哨于此”。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上清溪“自泸溪县流入,即泸溪下流也。其源有二:一自分水岭,一自建昌南城县高阜山,至县南八十里,合流入安仁港”。溪北岸有上清镇。清时有巡司驻此。
又作耳罗山。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耳罗山“每风雨雷电自山峰中起,年必大丰,土人以为验。东有仙人洞,四面石壁悬注,如钟鼓然”。
①清置,属海龙府。即今吉林辉南县 (朝阳镇)。1949年辉南县迁治于此。②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治。民国 《黑龙江志稿》卷2: 佛山县 “民国十六年置佛山设治局 (佛山镇,有观音山,故名。属黑河道)。十八
即今江苏吴江市南八十里铜罗镇。因汉严忌墓在此而得名。元、明置烂溪巡司于此。传古名铜罗村,1947年改名铜罗镇。
又名桃山。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唐书·地理志》 燕州: “开元二十五年,移治所于幽州桃谷山。” 即此。
即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县之渝水。《宋史·任福传》:庆历初,福率军与西夏军战于张家堡后,“与(桑)懌合军屯好水川”。《方舆纪要》卷58隆德县:好水在“县东二里。源出固原州界六盘山,西南流,合于庄浪县之苦水
①西汉元鼎二年(前115)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南朝宋改为鞞县。齐复为牛鞞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阳安县。②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属资阳郡。治所
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枣强县: 索卢水在 “县西北三十里。亦曰潢卢河。自故城县境流经县西南,复折而东北出,至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旧有广川长河之名。又故索卢县亦以此名也”。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9永春县:“仙亭寨在县西南二十余里后头山上。寨容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