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堌堆集
即今山东鄄城县治鄄城镇。旧属濮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1年于此置鄄城县。
即今山东鄄城县治鄄城镇。旧属濮县,民国时有县佐驻此。1931年于此置鄄城县。
即春秋战国时之邓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邓襄镇。
即今吉林农安县西南烧锅镇。旧属长春。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6: 长春府西北 “七十五里烧锅甸镇”。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清一统志·汉阳府》: 梅子山 “在汉阳县西三里。旧多梅”。
一作石亭市。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四十八里石亭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醴陵县图:县西有石亭塘。
北周保定元年(561)置,属嘉州。治所在平羌县(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乐山、峨眉山二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保定元年(561年)置,治平羌县(今四川乐山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乐山市一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虚粮冢在县西二十五里,有阜数十,俱高丈余。相传昔时为虚粮诳敌处。”
① 《尚书·禹贡》 谓黄河下游 “北播为九河”。《尔雅·释水》 指为九河之一。据 《禹贡》疏: “李巡曰: 徒骇,禹疏九河以徒众起,故云徒骇。……孙炎曰: 徒骇,禹疏九河,用功虽广,众惧不成,故曰徒骇
即伦朱卜宗。在今西藏林周县。清《西藏图考》卷1《西招原图》图九作“伦珠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达辛其楞南。
唐贞观九年 (635) 置,为郎州治。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市。十一年 (637) 废。十三年(639) 复置,为播州治。十四年 (640) 改名罗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