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王江泾镇

王江泾镇

即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方舆纪要》卷91嘉兴县:“相传以王、江二姓居此而名,今为运河所经,曰王江泾市。”以傍运河,为往来冲要之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胡宗宪大破倭寇于此。清嘉兴府同知驻此。


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北部。面积74.3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江泾,人口3000。京杭运河东岸。《读史方舆纪要》:“在(嘉兴)府北三十里,相传以王江二姓居此而名。”春秋时吴筑射襄城于此,为吴御越之所。“宋始有闻川市,元称王江泾(市),皆以姓氏得名”(《闻川志稿自序》)。明初商业兴盛,居民骤增,升为镇。万历年间已成为丝绸业大镇。属秀水县,设巡检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设嘉兴府同知,乾隆七年(1742年)改通判移驻。乾隆、嘉庆年间已成巨镇。民多织缯为业,“日出万绸”(《闻川志稿》),“衣被数州郡”(《闻川缀旧诗》)。咸丰年间,因太平军之役,闾里全毁,从此衰落。1956年合双桥、双阳乡置王江泾镇。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复置镇。1997年荷花、虹阳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蚕茧、淡水鱼、生猪等。有丝绸、服装等厂。明以来素以丝绸业著称。为省内著名丝绸贸易集镇,有南方丝绸市场。为乍王公路终点,京杭运河经此。古迹有明建长虹桥。


猜你喜欢

  • 武阳县

    ①战国末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五里双河乡平获村与五一村交界处。西汉太初四年 (前101) 为犍为郡治。《后汉书· 岑彭传》: 建武十一年 (35),岑彭破公孙述将侯丹于黄石,“因晨夜倍

  • 黄蘖山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94乌程县: “黄蘖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②在今浙江义乌市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蘖山在 “县北二十里。本名黄栌尖,后改今名”。③

  • 汙水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集解》引徐广曰:“在邺西”。《续汉书·郡国志》 魏郡邺县:“有汙水。”《水经·浊漳水注》:汙水“出武安山,东南流径汙城北,

  • 界牌场

    即明界牌铺。今四川威远县东南界牌镇。清嘉庆 《威远县志》 卷2: 界牌场 “在东乡,离城三十里”。

  • 石棚泉堡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境。后废。

  • 完水

    又名望建河。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及黑龙江,为中俄界河。《魏书·乌洛侯传》:乌洛侯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省黑

  • 乌陇古河

    即乌隆古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清一统志·科布多》:乌陇古河“在科布多城南。河二源:东曰布尔干河,西曰青吉斯河……合为乌陇古河,折西流,经阿勒坦乌梁海旗,潴为赫萨尔巴什泊”。

  • 善出站

    明改禅春站置,在今吉林蛟河市东三道河附近。明 《辽东志》 卷9: 纳丹府东北陆路有 “善出” 站,即此。

  • 伐恶城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五年(554),“于洛阳西南筑伐恶城、新城、严城、河南城。九月,帝亲自临幸,欲以致周师”。

  • 八甸溪

    又称巴甸江。即今甸溪河。在云南弥勒县。《方舆纪要》卷115弥勒州:八甸溪“在州治北。其源有三,一出旧村,一出阿欲山,一出北倾山,至州治东而合流,南入盘江,或谓之巴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