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水
今山东泰安市东梳洗河。《水经·汶水注》:环水 “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其水又屈而东流,又东南径明堂下,世谓此水为石汶”。
今山东泰安市东梳洗河。《水经·汶水注》:环水 “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其水又屈而东流,又东南径明堂下,世谓此水为石汶”。
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改砀郡为梁国,都定陶 (今山东定陶县西北)。文帝时移都睢阳县 (今河南商丘县南)。成帝永始中,辖境相当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权、安徽砀山等县地。王莽始建国初改为梁郡。
蒙古名乌兰巴尔哈孙。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六十二里大红城乡。民国《绥远通志稿》卷2:和林格尔县第二区驻大红城镇。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七十三里蒲川乡。清有千总外委驻防。
①即羊市。为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南。《太平御览》 卷191引 《洛阳记》 曰: “南市在大城南。”②本隋丰都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河南偏东。唐改为南市。③即大同
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南。清时有千总驻防。
①北周置,治所在清泽县 (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隋废。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兖州置,治所在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曲阜、泰安、莱芜、汶上、宁阳、泗水、邹城等市县地。大业三年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排山在 “县东十五里。高数百仞,周十余里。群峰巑岏,如列戟然”。
①隋仁寿二年 (602) 分甘州置,治所在福禄县 (隋末改为酒泉县,今甘肃酒泉市)。大业初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辖境相当今甘肃疏勒河以东,高台县以西地区。天宝元年 (742) 改为酒泉郡,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南雅口 “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耸,下临溪流,有闽越王庙”。
战国赵邑。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西汉时置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