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琵琶峡

琵琶峡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方舆胜览》 卷57夔州: 琵琶峰 “在巫山,对蜀江之南,形如琵琶。此乡妇女皆晓音律”。《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琵琶峡 “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

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东川乡 (孔家庄) 以东大通河 (浩门水) 峡谷。《隋书· 杨义臣传》: 大业四年 (608),“从征吐谷浑,令义臣屯琵琶峡,连营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合围浑主于覆袁川”。


(1)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大通河畔。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攻吐谷浑,命杨义臣屯军琵琶峡,即此。(2)又称琵琶湾。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南长江上。(3)在今湖南省衡山县北湘江上。南朝梁简文帝有《经琵琶峡》诗。(4)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西南长江畔琵琶峰下。唐李白有《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诗。


猜你喜欢

  • 全椒镇

    北宋置,属全椒县。即今安徽全椒县驻地襄河镇。

  • 天宁寺

    ①在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建,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602)改名宏业寺。唐开元间又改名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改名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初复建,宣德十年(1435)改

  • 柸溪

    即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四十里杯溪。清乾隆四年 (1739) 改芦门巡司为柸溪巡司。

  • 㟙山

    ① 一作蜡山。 又名雀山。 在今山东烟台市南㟙山。 清光绪 《登州府志》 卷3: 㟙山 “山麓有温泉”。②即鹊山。今山东济南市北鹊山。即“鹊山(2)”。

  • 大段街

    即今江西铜鼓县东北大塅镇。清时设讯。

  • 考窠岭

    在今福建南平市北。《方舆纪要》卷97南平县:“考窠岭在府北。上有十二峰,平地耸起,高十余丈,中有捷路,直走郡城。旧置砦于此,曰鹅鼻头尖砦,为屯兵侯望处。”

  • 长薄

    关隘名。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近豫、鄂交界处。《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七年(508),魏义阳三关戍主侯登以城降梁。八年,魏中山王英至义阳,将取三关,梁司州刺史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屯长薄,军主胡文超屯松岘”

  • 蒲坂关

    即临晋关。战国魏置,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黄河西岸。《水经·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蒲坂关。” 《元和志》卷12河东县: 蒲坂关 “一名蒲津关,在县西四里”。皆此。北宋大中

  • 成都尹

    东汉建武元年(25)公孙述据蜀,改蜀郡置。治所在成都县(在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36)复为蜀郡。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以蜀郡改置,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十二年复为蜀郡。

  • 卢山都督府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以铁勒思结部置,属燕然都护府。治所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东南。总章二年(669)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都督府。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铁勒思结部置,约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南,推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