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河
一名㴲水。又名湡水。即今顺水河。源于今河北邢台市南百泉,东北经南和、任县,注入大陆津。《寰宇记》卷59邢州龙冈县:“百泉河在州东南八里,水自平地而出,其泉无数,故曰百泉。是澧河之上源也。”
一名㴲水。又名湡水。即今顺水河。源于今河北邢台市南百泉,东北经南和、任县,注入大陆津。《寰宇记》卷59邢州龙冈县:“百泉河在州东南八里,水自平地而出,其泉无数,故曰百泉。是澧河之上源也。”
①春秋楚邑,后属吴。在今江苏六合县北。《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楚“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即此。秦置堂邑县。②一作唐。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春秋》: 隐公五年 (前718),“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赵屯浦 “旧当淀山湖北,直受湖水,泻于吴淞江,阔五十丈,通江五大浦之一也。宋、元以来,屡经浚治。……后水利不修,浦去淀湖益远,湖水自北曹港分支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十五里苏坡乡。清同治《成都县志》卷2:苏坡桥在“县西南十五里。架木为桥。……南岸温江,北界县界有场即名苏坡桥,跨清水河”。
亦名赤亭。在今湖南华容县南。以近赤沙湖而名。《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二年(551),胡僧佑攻侯景将任约,“潜引兵至赤沙亭”。即此。又称赤亭。在今湖南省南县县城附近赤松亭一带。以近赤沙湖得名。城据绝原,
亦作禄卑江或丽水。即今伊洛瓦底江,是南诏入今缅甸的主要通道之一。唐樊绰 《蛮书》 卷2: “丽水一名禄卑江。”
①唐至德二年(757)改万安县置,属万全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乾元元年(758)复改万安县。②唐广德二年(764)改尚安县置,属同昌郡。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十里黑河乡(头道城)。乾元元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二》 引 《雍大记》: “商岭水流至蓝桥,伏流至辋谷,如车辋环辏,落叠嶂,入深潭。有千圣洞、细水洞、茶园、栗岭。唐右丞王维庄在焉,所谓辋川也。”
宋置,故址在今江苏江阴市北四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六射垛寨“相传为秦始皇射垛,宋置寨于此,以控扼江滨”。
北宋置,属曲江县。为铸钱监。在今广东韶关市西。后升为县级监,属韶州。《舆地纪胜》卷90韶州;永通钱监“在州水西一里。庆历间, 叶公清臣、宋公祁经度山泽置监,分遣金工以采之。岁用铜百万斤,可得盛币三百万
亦名崖儿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西汉时为车师国都。《汉书·西域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北魏时高昌国置交河郡于此。唐置交河县。元末城废。现存遗址主要是唐代及其以后的建筑。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