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直隶

直隶

明称京师所辖地区为直隶。永乐中建都顺天府 (今北京市) 后,称北京所辖地区为直隶或北直隶,简称北直。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称南京所辖地区为南直隶,简称南直。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北直隶为直隶省。


明、清时称直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与十三布政司(或省)并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域。朱元璋洪武初建都南京(后改称京师,永乐初复旧名,今江苏南京市),以应天等十四府四州为直隶中书省,简称直隶。成祖永乐初迁都北京(今北京市),以顺天等八府二州和万全等都司为北直隶;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北直隶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部分地区;南直隶相当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清初,废南直隶,改置江南省;北直隶仍为直隶省,辖境依旧,雍正、乾隆后辖境扩大。1914年长城以北地区划属热河、察哈尔两特别区。1928年改直隶为河北省。


猜你喜欢

  • 富屯驿

    明洪武十年 (1377) 置,属顺昌县。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文。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废。

  • 囿中

    即圃田泽。又名梁囿、原圃、甫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先秦重要泽薮之一。《元和志》 卷4郑州中牟县: 圃田泽 “一名原圃,县西北七里。其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宋以后渐堙废。即

  • 千墩镇

    亦作茜墩镇。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千灯镇。明景泰二年(1451)移石浦巡司驻此。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故居和墓地在此。1964年改为千灯镇。古镇名。又称茜墩镇。即今江苏省昆山市东南千灯镇。明景泰二年(145

  • 龙来山

    在今四川南江县东三里。《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龙来山“下有大虚洞,空旷幽深,可藏千人。相传古邑人避兵处”。

  • 宋都思

    元代西藏地名。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境。《汉藏史集》(藏文版)载:元朝设宣政院,在藏(即后藏)置驿站四个,宋都思为藏四大驿站之一。

  • 汉城县

    即金堂县。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西。《寰宇记》卷76:金堂县“晋天福初改为汉城县,后复旧”。

  • 平甸河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15新平县:平甸河“在县东十里。众流所汇”。

  • 大柳镇

    ①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北大柳。《清一统志·滁州》:大柳镇“为戍守要地。旧置驿丞。本朝乾隆间,以大枪巡检兼管”。②即今山东宁津县东北大柳镇。清光绪《宁津县志》卷2:“邑北十八里大柳镇。”(1)在安徽省滁州市

  • 硇洲

    即碙洲。今广东湛江市东南硇洲岛。《宋史·瀛国公传》: 南宋景炎三年 (1278),“ (帝) 昰殂于碙洲,其臣号之曰端宗”,即此。又 《清一统志·高州府》: 硇洲镇巡司,“硇一作碙,在吴川县南一百里碙

  • 池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池州路为九华府,寻为池州府。明初直隶南京。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东至、青阳、石台、铜陵等市县地。清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19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