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罗行政区
1916年析原丽江府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福贡县南八十二里知子罗。傈僳语 “知子” 为好,“罗” 为地方,意即好地方。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碧江设治局。
旧县级行政区名。1912年由兰坪县析置知子罗殖边公署,知子罗为村名。1916年改设知子罗行政区。公署驻知子罗(今云南福贡县南知子罗)。1935年改置碧江设治局。
1916年析原丽江府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福贡县南八十二里知子罗。傈僳语 “知子” 为好,“罗” 为地方,意即好地方。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碧江设治局。
旧县级行政区名。1912年由兰坪县析置知子罗殖边公署,知子罗为村名。1916年改设知子罗行政区。公署驻知子罗(今云南福贡县南知子罗)。1935年改置碧江设治局。
亦作不期山。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东北。《汉书·武帝纪》:太始四年(前93)“夏四月,幸不其”。《水经·潍水注》:逢萌“浮海至辽东,复还。在不其山隐学”。《寰宇记》卷20即墨县引《三齐记》云:“郑玄教授
亦作三木楼山。在今蒙古国西南部。袁宏《后汉纪·明帝纪》:永平十六年(73),耿秉出张掖居延塞击句林王,至沐楼山。《后汉书·窦固传》作三木楼山。
为胶济铁路支线。自山东张店(今淄博市)至博山。长39公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动工修建,次年建成。今称博山线。
①又名杨溪。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三十里广福。《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南翔镇”条下记:“嘉靖二十三年,倭贼犯南翔、广福。”即此。②明置,属遂宁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广福
明洪武八年 (1375) 置,属福建都司。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北。二十一年重建。清康熙五年 (1666) 废。明洪武八年(1375年)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东北。属福建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重
即今贵州遵义市西北罗江河,为乌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罗付大河 “在司东,接遵义府界。其下流东南出,入于乌江。天启初,奢崇明及其子寅作乱,官军克遵义,追败奢寅于罗付大河口是也”。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6开州:卫阳山“以在卫地之阳而名”。
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思崖泉 “有二,俱在万承州 (治今龙门镇)西五里。灌溉田亩”。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立石山“在南郑县西南三十里。东连青锉,西接金华”。
①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百里。《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縯 “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合军而进,屠长聚及唐子乡”。即此。②在今湖北枣阳市北。《后汉书·光武帝纪》:王莽末,光武 “进屠唐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