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垭场
即今四川岳池县东南二十五里石垭镇。清光绪《岳池县志》卷3:石垭场“离城二十五里”。
即今四川岳池县东南二十五里石垭镇。清光绪《岳池县志》卷3:石垭场“离城二十五里”。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40乐平县: “鸣水出县西陡泉岭,亦名陡泉水,流经县南三十里,与石马水合流,东北入于沾水。”②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高安县: 鸣水在 “府西
又名师过渡。在今江西进贤县北三阳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进贤县:三阳渡“相传伍子胥为吴伐楚,师尝经此”。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相当今黑龙江省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废。
清光绪十四年(1888)改农安照磨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龙湾(今吉林农安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县治旁古塔,建于辽圣宗时,相称龙安塔,音讹又似农安,遂为县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
又作扎克蒐尔河。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支流宏格力河。《清一统志·吉林一》:扎克蒐尔河“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五十八里,源出庄蔼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之曹娥江。《论衡·书虚篇》:“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水经·渐江水注》:“江水东径上虞县南……亦谓是水为上虞江。”《元和志》卷26:剡溪“北流入上虞县界为上虞江”。
又名凤凰山、铁门山、铁凤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北。《方舆纪要》 卷71安岳县: 铁峰山在 “县治北。高耸壁立,一名凤凰山”。
在今浙江宁海县南。《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枫槎岭 “在县南二十里,亦曰枫岭。嘉靖中,倭寇入犯,官军御之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宁海县东南。明嘉靖中,官军御倭寇于此。
元置,为都云军民府治。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十七里。明初废。
西汉元封二年 (前 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境。《水经·若水注》: “县、山并即草以立名。” 三国蜀改牧麻。古县名。东汉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北境。属益州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