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阳山

紫阳山

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江南通志·山川五·徽州府》: 紫阳山 “在府南三里,高百九十仞。《府志》 云,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后寓闽中,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其子熹,亦以紫阳名其堂,亦不忘也”。南宋淳祐间,郡守韩补为朱熹建紫阳书院于此。

②在今湖南隆回县西十里紫河。《方舆纪要》 卷26武冈军: 紫阳山 “有千寻石室,即周谏议读书处前瞰溪, 陈简齋所谓雷霆鬼神之所为, 非人力所就者是也”。

③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苍溪县有 “紫阳山”。《清一统志· 保宁府一》: 紫阳山 “在苍溪县东三十五里。一峰峙立,高入青云”。


在安徽省歙县徽城镇南2.5千米处,与渔梁街市隔新安江相对。主峰海拔284米。宋代朱熹,曾在此小学祠讲学问道,使此山名扬远近。后人在山上建紫阳书院,山脚建紫阳桥,使得整个山峰古朴伟岸,内涵典雅,为古徽州一大景观。


猜你喜欢

  • 柏仁县

    东魏改柏人县置,属南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南尧山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尧山县。古县名。东魏改柏人县置,治今河北省隆尧县西尧城。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天宝元年

  • 木来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木来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景栋北部勐雷。泰定三年(1326)改木来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为府。后废。

  • 赵洛镇

    北宋置,属梁县。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

  • 乾祐镇

    又名旧县。金废乾祐县为镇,属咸宁县。即今陕西柞水县治。元至元十三年 (1276) 设乾祐巡司,二十九年 (1292) 复设乾祐县,后又废。明洪武八年 (1375) 复设乾祐巡司,又称旧县巡司,后又废。

  • 小黑水寨

    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小黑水。清顺治年间置小黑水寨土百户。

  • 陶家场

    即今安徽含山县南陶厂镇。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含山县南有陶家场。

  • 爱子江

    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赵丰北。《明史·张辅传》: 永乐十一年 (1413) 辅征安南陈季扩,“与(沐) 晟会顺州,战爱子江”。即此。

  • 泉县

    系南朝宋白水侨县之误。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

  • 黄埠湾市

    即今江西星子县西南土牛嘴。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14南康府: 星子县西南六十五里有黄埠湾。

  • 安东卫

    ①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后废。②明弘治三年(1490)置,属山东都司。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清乾隆时废,后仍沿用安东卫之名。(1)卫名。明洪武年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