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罗川

罗川

①在今福建罗源县西。《方舆纪要》 卷96罗源县: 罗川 “在县城西。源出县西境蒋山,接金钟潭,流经四明山下,合四明溪。又南流分三派,曰中溪、曰南溪、曰后张溪,流经松崎山,达于海。亦谓之松崎江”。

②福建罗源县的别号。

③即罗县。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旧唐书·萧铣传》: 隋大业十三年 (617) 岳州校尉董景珍等举 “罗川令萧铣” 为主起兵,铣自称梁王,后称帝。《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罗县城 “亦谓之罗川”。


集镇名。在甘肃省正宁县西南部、四郎河北岸台地上。罗川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80。因处古罗水(今四郎河)之滨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后历为县治。1929年县治迁山河镇。特产唐台烟叶。有造纸厂。有公路南通陕西,北达县城。古迹有明代石坊和清代铁旗杆等。


猜你喜欢

  • 廉州

    ①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高城县(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正定、栾城三市县交界地区。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南部及晋州、无极

  • 开善寺

    ①在今河北高碑店市旧城址东北隅。始建于唐。《清一统志·保定府》:开善寺“在新城县城内东北隅。大殿内,藤胎八金刚,仰俯各四,如唐吴道子笔意。高宗纯皇帝有御制开善寺诗”。②南朝梁建,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

  • 河波

    即今四川白玉县东北河波乡。民国 《白玉县图志》 乡镇: “本县北以河坡,东以昌太,南以大吉,西以本城为五路保正驻劄办事之所。” 同书 《路道》:河波 “人烟稠密,北通德格县”。

  • 巴燕滩

    亦名巴燕庄。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巴燕乡。清宣统《丹噶尔厅志》卷6:巴燕峡“在厅城西三十余里, 巴燕庄西北三四里至峡口。峡长五里许,出峡为青海界。海北蒙番从此路进口,西藏番商来丹贸易亦由之,故土人呼为‘藏

  • 定陶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隋属济阴郡。唐省入济阴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复置,为广济军治。金属曹州。明洪武初废。四年 (1371) 复

  • 湔氐县

    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一说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汉改置湔氐道。古县名。本湔氐地,秦始皇时置县,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北,属蜀郡。西汉改置为湔氐道。

  • 呼玛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六卡 (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1913年降为县。清初为黑龙江副都统辖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呼玛直隶厅,治六卡(今黑龙江呼玛河入黑龙江

  • 大望山

    一名大帽山。在今江西寻乌县东南粤赣边境。明弘治、正德间,瑶人于此起义,官军讨平之。古山名。又称大帽山。在今江西省寻乌县南,地当江西、广东、福建三省交界处。绵亘数百里,中有老虎隘,鸟道迂回,林木深阻。明

  • 龙门关堡

    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元曾移望云县于此。明宣德三年(1428)筑堡。《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龙门关堡,“关门在堡东五里,俯关下瞰,堡城若在平原,然沟河盘错,近实难逾”。

  • 秀邸园

    即择胜园。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私家园林之一。在钱塘门外后九曲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