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羊山镇

羊山镇

①即今辽宁朝阳县西南羊山镇。清光绪重订道光《承德府志》卷7朝阳县之南境:羊山在“寡妇营东十五里”。

②一名羊头镇。五代吴置,即今湖北通山县。后周显德六年(959),南唐改置通山县。


(1)古镇名。(1)五代吴置,治今湖北省通山县。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置通山县。(2)明万历初以上寨改置,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2)今镇名。(1)在辽宁省朝阳县南部。面积191.5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羊山,人口 3560。因东部羊山得名。1950—1951年为羊山县驻地。1956年设羊山乡,1958年改和平公社,1980年改乡,1986年改镇。小凌河经此。主产玉米、棉花等。有机械、木材加工、综合加工等厂。鞍羊、朝青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金乡县西北部。面积71.8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羊山集,人口1.2万。据记载,阳山在众山之阳得名。因山势蜿蜒,自西而东,两峰中有隘道,形似羊,故得名羊山集。建国后为金乡县第五区。1957年设羊山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镇。以镇人民政府驻羊山集得名。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大蒜等。有采石、水泥、石灰、农机修配、粮油加工、副食品加工、运输等业。金巨公路经此。古迹有羊山村北汉墓群。纪念地有羊山革命烈士陵园。为解放战争时期“羊山战役”发生地。


猜你喜欢

  • 期思县

    ①春秋楚灭蒋国后置,治所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二十六里期思镇。秦属衡山郡。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弋阳郡。南朝梁废。②北魏景明初改边城县置,为边城郡治。治所在安丰故城 (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南朝陈改为边城县

  • 压衙洲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压衙洲“在县治东南。东、西二溪合流经此,岐而为二,至洲尾复合一,绕县治而东去”。

  • 马西支线

    又称西佐支线。为京汉铁路支线。自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西至峰峰(即西佐)。长20.6公里。今为马磁线的一段。

  • 乌屿

    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洋屿”条下:乌屿“在府东北二十里。四面潮水环绕, 民居辐辏。旧有石路,潮至则没,行者病之。宋宝祐中,始作桥以通往来,人以为便”。

  • 临源岭

    即越城岭。为五岭之一。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长200公里。唐杜佑 《通典》 卷184桂州: “有越城岭,今谓之临源岭,即五岭之一。”越城岭的古称。

  • 辰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辰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吉首二市及沅陵、泸溪、辰溪、溆浦、黔江、麻阳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地。清

  • 牛筋岭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牛筋岭“在县东南十五里。两岩石壁如犬牙错峙,中间一罅,仅通溪流”。

  • 元城县

    ①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沙鹿旁(今河北大名县东)。《汉书·地理志》 元城县注:“应劭曰: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 因而遂氏焉。”三国魏为阳平郡治。北魏属魏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魏州。移

  • 赤山塘

    即赤山湖。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梁书·沈瑀传》:“(齐)明帝复使沈瑀筑赤山塘。”《方舆纪要》卷20句容县:绛岩湖,“《志》云,吴赤乌中,筑赤山塘,引水为湖,历代皆修筑,后废”。又称赤山湖。在今江

  • 都卡

    亦作杜喀噶山。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口西岸。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25: 松花江纳乌吞河后,“又东有巨洲数十里,中即杜喀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