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卢川
即葫芦河。今宁夏南清水河。《宋史·刘昌祚传》: 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昌祚出胡卢川,次磨齐隘”。
即葫芦河。今宁夏南清水河。《宋史·刘昌祚传》: 元丰四年 (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昌祚出胡卢川,次磨齐隘”。
①秦始皇三十七年 (前210) 改金陵邑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江苏江宁县南五十里秣陵镇。《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裴松之注引 《江表传》 载,张纮谓孙权曰: “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镇。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四十五年(1706),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旗)贝勒建,清廷赐名广福寺,俗称贝勒庙。因贝勒庙转音为百灵庙。或以为当地盛产百灵鸟,
又作可木河卫。明永乐十年(1412)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春秋莒邑。在今山东沂源县东南,或以为在莒县西浮来山。《公羊传》:隐公八年(前715),“公及莒人盟于包来”,即此。《春秋》作浮来。古邑名。又作浮来。春秋莒邑(或说属纪国)。在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一说在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世祖纪》 载:始光二年(425)三月,“起永安、安乐二殿。……秋九月,永安、安乐二殿成”。永安殿是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朝会万国的正殿。
春秋时国名,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姓觿》 卷9: “ 《姓考》 云,古有复国,嬴姓,灭于夔,因氏。” 《路史·后纪》 亦有复国。
或作工布。西藏古代族部名。藏文史籍《敦煌吐蕃文书》及《吐蕃工布摩崖碑》载:在工地区,首领为工首领,名叫噶布。工堡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小邦之一,其首领与吐蕃王室同出一源,后被吐蕃征服。地在今西藏工曲
又称大营支线。从大石桥 (今辽宁大石桥市) 至营口市东牛家屯。长21.4公里。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 由牛家屯延至营口 (1公里)。
曾称大金沙江、臧博楚。在今西藏南部。上游马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东流纳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等支流,经喜马拉雅山东端的珞渝地区南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注入孟加拉湾。清乾隆
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50光州商城县: 铁林山 “上有铁林寨,昔人尝避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商城县东北。上有铁林寨,古时避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