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县
①西汉宣帝时改茂陵邑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南位乡茂林村。西晋省入始平县。
②南朝宋大明间置,属扶风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三十里。西魏属黄原郡。隋开皇三年 (583)废。
古县名。(1)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茂乡筑陵,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窦马村。属右扶风。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三国魏县废。(2)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梓潼县。属扶风郡。后废。
①西汉宣帝时改茂陵邑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南位乡茂林村。西晋省入始平县。
②南朝宋大明间置,属扶风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三十里。西魏属黄原郡。隋开皇三年 (583)废。
古县名。(1)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茂乡筑陵,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窦马村。属右扶风。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三国魏县废。(2)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梓潼县。属扶风郡。后废。
亦作不花剌、卜哈儿。西辽属地。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元史· 太祖纪》: 十五年 (1220),“帝克蒲华城”。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寻思干之西六七百里有蒲华城,土产更饶,城邑稍多。”又作卜哈儿
一作口铺店。即今山东青州市东北口埠镇。明嘉靖《青州府志》卷11:口铺店在“东北四十里”。清光绪《益都县图志》卷3:县东北有口埠。同书卷13《寺观》:“又一寺在城东北四十里口埠。《旧志》云,宋皇祐二年建
即叶密立。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元刘郁《西使记》:“行渐西,有城曰业瞒。”即此。
亦名涌口水。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冲口水“在县东北九十里。源出黄坭坑,东合蛟溪诸水,至南沙渡入于海”。
元中统五年(1264)置,属成都元帅府。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至元十年(1273)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1284)改为邛部州。
西汉置,初为侯国,后为县,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五十七里。《水经· 巨马水注》: 巨马水 “东南径临乡城南,汉封广阴顷王子云为侯国。《地理风俗记》 曰: 方城 (在今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
即瞿上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八里黄甲乡境与新津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道拐一带。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蚕丛城在 “双流县东十八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49双流县: “瞿上城在县南十八里。…
亦名汉伯堡。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南马莲渠乡汉伯堡(汉北堡)。清同治间, 为回民义军据点之一。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译称。又作纳里速古儿孙。《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纳里速即阿里,古鲁孙意为三部。今阿里及克什米尔东部当时为三位领主所辖,即
①即骑田岭。在今湖南郴县、宜章县间。唐杜佑 《通典·州郡十三》 郴州: “有骑田岭,今谓之腊岭,即五岭之一。”②亦作臈岭。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腊岭在 “在乳源县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