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草屿

草屿

①即今福建平潭县南草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清 《海国闻见录》。

②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花屿之南。清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虎井屿转南即花屿、草屿,“二屿相连,澎山无草木,二屿颇有,故以花、草名”。连横 《台湾通史 · 经营纪》: 咸丰二年(1852) 夏六月,“澎湖大风,台湾乡试之船溺于草屿”。


猜你喜欢

  • 开城县

    ①南齐建元二年(480)置,为齐宁郡治。治所疑在今广西邕宁、横县二县南境。后废。②唐武德三年(620)置,属巢州。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四十里开城镇。七年(624)废。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析襄

  • 合水营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5崖州:合口营“在州东,与陵水县接界”。

  • 朴县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汉书·地理志》 注:“孟康曰, ‘音蒲环’。”西晋废。

  • 临蒸县

    即临烝县。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南齐书·州郡志》 作临蒸县。

  • 三希堂

    今北京故宫养心殿西室。清以珍藏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人墨帖而名。《日下旧闻考》卷17引《御制三希堂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 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

  • 玉潭江

    即今湖南宁乡县境之沩水,东北流经望城县新康东入湘江。《方舆纪要》卷80宁乡县:玉潭江“有三源:一出大沩山, 一出县西百五十里之芙蓉山,一出湘乡县北境之丰山,三水合流,绕县治东,至新康口,注于湘江”。

  • 云津桥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清一统志·云南府二》: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盘龙江上。元称大德,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

  • 三百坑水

    ①即今江西安远县南九曲河。《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安远县:三百坑水“在县南四十里。有三百坑水源出焉,东流一百五十里至九洲河始通舟楫。又二百五十里入广东龙川县界,而为东江”。②即今广东东江上源定南河。《

  • 汫洲屿

    即今广东饶平县西南汫洲镇。清设把总驻防。

  • 孝长支线

    又称孝感支线。自湖北孝感至长江埠。长31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