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莱阁

蓬莱阁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清一统志 ·绍兴府》: 蓬莱阁 “在府城内卧龙山上。五代时钱镠建。宋王十朋有赋。元改建蓬莱堂,韩性有记”。

②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巅。是闻名全国的游览和避暑胜地,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旧为海神庙。北宋治平中知州朱处约移庙于西偏,于庙故基建阁。从阁西折而下为海潮庵,庵左则有海镜亭。阁上有蓬莱阁记碑。苏轼海市诗刻石亦在阁上。


在山东省蓬莱市区北丹崖山巅。下临大海。古代传说蓬莱、方丈、瀛洲为海上三仙山,上有仙人及长生不老药。史载秦皇、汉武都曾为求仙觅药先后来此。方士徐巿(又名徐福)受始皇之命求仙,传即由此乘舟入海。神话“八仙过海”也发生在这里。阁创建于北宋嘉祐年间,明代扩建,清代重修。高15米,双层歇山,绕以回廊,上悬“蓬莱阁”金字匾额,为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阁南有三清殿、吕祖殿、天后宫、龙王宫,高低错落,与蓬莱阁浑然一体,统称蓬莱阁。苏轼《海市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今诗碑犹存。阁东南建观澜亭,可望苍海,观日出,阁西避风亭,又名海市亭。因三面无窗,亭北临海处又有短垣遮护,纵然海风狂啸,亭内亦燃烛不灭。蓬莱阁自古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处,今留存观海述景题刻200余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 莱 阁


猜你喜欢

  • 承天门街

    亦名天街。又名天门街。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正南门外大街。唐岑参 《秋夜闻笛》 诗云: “天门街西闻捣帘。”

  • 东海滘寨

    明崇祯九年(1636)建,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海镇)。《清一统志·惠州府》:东海滘寨“顺治八年设游击驻防。康熙三年设总兵镇守,后移总兵治于碣石,改设副将驻防,复改游击,今改设守备”。

  • 怀朔镇

    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城库伦古城。孝昌元年(525),被破六汗拔陵起义军攻破,镇废;镇民高欢等走投柔玄镇,从杜洛周起义。《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即今大黑河)又西南, 径云中城北

  • 伏虎寺

    古名龙神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距报国寺二里,为峨眉山著名寺院之一。清嘉庆《四川通志》卷41峨眉县:伏虎寺“在大峨山。寺后鞠家漕,有新开寺。右静室名龙凤庵,一名萝峰庵;左静室名飞龙庵,在玉女峰

  • 布岚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定理县

    唐渤海国置,为定州治。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苏城。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苏城一带。为定州治。辽废。

  • 四平街

    ①一名老四平街,又称古四平街。即今辽宁昌图县北老四平镇。清宣统《昌图府志》:四平街“东通吉林半拉山门,北至奉化县(今梨树县),西达八面城,南抵��鹭村,其道里距离皆相若,为

  • 彭坑岩

    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清一统志·延平府》: 彭坑岩 “在尤溪县东北三十里。有巨石数十围叠其巅,旁开小洞口,中有池有井,水深不可量。其下曰梅营坂,梅树多至十里”。

  • 都云 (雲) 定云 (雲)

    安抚司 北宋大观二年(1108) 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元改置都云军民府。

  • 大柏山

    即尧山。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四十里。《寰宇记》卷8鲁山县:“尧山俗名大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