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仁驿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虚仁驿 “在府北。《图经》: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环川、姜驿等站,达于四川会川卫境,自昔往来通道也”。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6武定军民府: 虚仁驿 “在府北。《图经》: 府北有勒站及虚仁、环川、姜驿等站,达于四川会川卫境,自昔往来通道也”。
即得利赢城。今辽宁瓦房店市北三十里得利寺镇。民国徐曦 《东三省纪略》 卷8: 南满铁路有得利寺站。
一名周家陂。在今河南西平县北三十五里。《清一统志 ·汝宁府一》: 周家泊 “县北诸水多汇于此。东流为洪河。明嘉靖初,为汝水所淤,俱变为良田”。
一名三交寨、三交城。在今山西太原市北五里古城村。《宋史·太宗纪》: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命潘美屯河东三交口”。即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北。《续资治通鉴长编》: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命潘美为
简称埠口街。即今河南社旗县南十六里埠口。旧属唐县。清乾隆《唐县志》卷1《集镇》:“邓家埠口,县北七十里。”
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谷米乡子坝, 与云南隔江毗连。民国初将黄螂分知事移驻于此。后改设县佐。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道通宝坻县。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后又设把总驻此。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直隶后军都督府。治所即今河北涿州市。后废。明永乐中置,治今河北省涿州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九年(1652年)省入涿鹿卫。
即今广东梅县西南之畲江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畲坑堡在 “城西南八十里。有畲坑墟汛,西界兴宁县”。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南二十里潮白河东岸李遂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白河在此决口南流,夺箭杆河以至宝坻县。1923年在此镇西南开挖一引河, 白河归故道。在北京市顺义区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8
古山名。又称峡口山。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东湟水南北沿岸,为西宁、乐都往来咽喉。《汉书·赵充国传》: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奏“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