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湖墟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蚌湖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16: 番禺县有 “蚌湖墟”。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蚌湖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16: 番禺县有 “蚌湖墟”。
即今安徽萧县西南十八里帽山寨。因冒山得名。《水经·获水注》: “刘澄之云: (萧) 县南有冒山。” 即此。
在今海南省海口市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 琼山县有感恩栅。《清一统志·琼州府二》:感恩栅 “在琼山县西北十里”。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西北。北宋属琼山县。
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东宁等千户所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清废。
一名黑石。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洛水津渡处。《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十月,“陕西兵至巩县黑石渡,遂据虎牢”。明于此置巡司。古津渡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西南。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孟县西北。《战国策·西周一》: “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北。
在今云南曲靖市西里许。《方舆纪要》 卷114曲靖军民府: 胜峰山 “在府城西。嶙峋耸拔,高出群峰。《志》 云,山脉来自金马,为群山长。旧名妙高山,明初颍川侯 (傅友德)、西平侯 (沐英) 与元平章达里
指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之安宁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后复反叛。元鼎六年,汉兵自越嶲水伐之,以为越嶲郡。” 《水经·若水注》: “越嶲水即绳、若矣,似随水地而更名矣
即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卢家洲。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袁州府:万载县东北有庐家洲,“自县治至此计程四十里,与上高、新昌两县交界”。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博州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市及高唐、茌平、莘县等地。明洪武初改东昌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博州路置,治聊城县(今山东聊城市)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东汉改同濑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内,一说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北。属益州郡。东汉时改同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