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乡县

西乡县

①西晋太康二年(281)改南乡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北魏正始间废。隋大业二年(606)复改丰宁县为西乡县,为汉中郡治。治所即今西乡县。唐为洋州治。天宝元年(742)为洋川郡治。后属洋州。元属兴元路。明、清属汉中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②东晋永和八年(352)侨置,属宁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境。南齐废。


在陕西省南部,西南和四川省接壤。属汉中市。面积 3024 平方千米。人口39.8万。辖1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汉成固县地,永元七年(95年)于今县中部建定远城(又名平阳城、平西城)为班超封邑。三国蜀汉置南乡县。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为西乡县,属汉中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后于王水口置晋昌郡及长乐县。北魏于县西南峡口(今峡口镇)设丰宁戍,正始二年(505年)废西乡于丰宁戍另置丰宁县,并兼置丰宁郡。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于今县置洋州、洋川郡、洋川县,于今县西北设怀宁县及怀昌郡。西魏移晋昌郡于今县东古城,并置魏昌县为郡治。北周武成三年(561年)又移晋昌郡于今石泉县。天和五年(570年)废怀昌郡更怀宁为怀昌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洋川、丰宁郡。大业三年(607年)废洋州,改丰宁县为西乡县,移治于废洋州廨,即今县,洋川、怀昌二县并入。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于西乡县设洋州。七年(624年)置洋源县,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南。先后属洋州、洋川郡。天宝十五载(756年)洋州移治兴道县(今洋县)。大历元年(766年)洋源县移治于今县南。宝历元年(825年)废洋源县。宋改建西乡县于嵩坪(今城关镇四季河村附近)。元末移县治于今址,属兴元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属汉中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地处大巴山地和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过渡区。汉水汇合子午河流经东北,牧马河横贯境内,东北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玉米为主。是全国产茶基地县,绿茶独具特色,以“午子仙毫”著名。西镇牛为全国八大黄牛品种之一。石膏矿为亚洲富矿,硫铁矿储量亦丰,还有石灰石、大理石、锰、金等矿。工业以农机、化肥、水泥、制药、酿酒、陶瓷为主。阳安铁路,汉白、西万公路经此。航运以汉水、牧马河为主。古迹有李家村、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官兵坟、桓侯庙、鹿龄寺、午子观等。纪念地有马儿崖红二十九军军部旧址、楼房坪川陕赤北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官渡县

    蒙古宪宗四年 (1254) 置官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官渡县,属善州。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南二十里官渡镇。后废入昆明县。古县名。元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南官渡街。属善州。不久废入昆明县。

  • 梵衍那国

    即帆延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

  • 江心寺

    在今浙江温州市北瓯江中江心屿上。唐咸通年间建。历代多有毁建。今寺系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

  • 范公亭

    在今山东青州市西门外阳河畔。北宋庆历间范仲淹知青州时,阳河边出醴泉,遂建亭泉上,后人遂名之曰范公亭。亭后有明建三贤祠,祀宋代青州三任知府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祠后建亭,名后乐亭。亭北范公台上,民国时建

  • 堎地平堡

    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境。后废。

  • 沿溪渡镇

    即今江西泰和县东北沿溪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7: 泰和县东北 “五里至矶头汛,又十里至沿溪渡汛”。

  • 五峰石宝长官司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置长乐县。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治今湖北省五峰县。十四年废

  • 北江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超类县(今越南北部河北省顺城)。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内市东北部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信阳县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阳县置,为信阳军治。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而改名。治所即今河南信阳市。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为信阳府治。十五年 (1278) 为信阳州治。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

  • 许山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海中,金山之东。《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许山“亦在金山卫东, 离柘林三十余里。唐顺之云, 山去乍浦、金山、吴淞所三处, 皆仅隔一湖,亦为会哨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