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充县

西充县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果州。治所即今四川西充县。《舆地纪胜》卷156西充县引《元和志》:“取西充山名。”《寰宇记》卷86西充县:“取后汉西充县为名。”天宝初属南充郡,乾元初复属果州。南宋宝庆三年(1227)属顺庆府。元属顺庆路。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南充县,十三年(1380)复置,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与涪江之间。属南充市。面积约 1106.6 平方千米。人口63.4万。辖15镇、23乡。县人民政府驻晋城镇。隋南充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西充县,属果州。因处于充国县之西,故名。《太平寰宇记》西充县:“唐武德四年以南充之地繁阔,故析西北之境以立此县,故曰西充。”南宋宝庆末属顺庆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入南充县;十三年复置,属顺庆府。清因之。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北部。主要有西充、龙滩等河,呈北南向流贯。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甘薯,以产柑橘、蚕茧、棉花、辣椒著称。有天然气及盐矿。有缫丝、氮肥、丝绸、农机、食品等工业。渝南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凤凰山、将军碑等。


猜你喜欢

  • 鹅头隘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永乐乡。《明史·地理志》 融县: 西南有鹅头隘巡检司。《方舆纪要》 卷109融县作鹅颈镇。

  • 和硕特部

    额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顾实汗率部落由今新疆迁今青海,称青海额鲁特。清雍正间,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游牧地在今青海巴颜喀拉山以东以北,海晏、贵南、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甘肃玛曲县以西地区。

  • 黄杨岩

    在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永安县: 黄杨岩 “在县北六十里,与汀州府归化县接界。上多小黄杨,因以名岩。后亦名万寿岩。又名鳞峰岩”。

  • 拔特山城

    唐苑汤州治所。在今阿富汗东北部法扎巴德东北巴达克山中。

  • 九河

    《尚书·禹贡》 导河:“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 即指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九河,当在今华北平原东部近海一带,其具体流经地今已不能确指。近人多主张九河为古代黄河下游

  • 夷陵

    战国楚邑。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史记·白起列传》:秦昭王时,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正义》:“夷陵,今峡州郭下县。”古邑名。(1)战国楚邑。在今湖北省宜昌市东南。公元前278

  • 喀拉尔噶珊

    又作哈兰、喀拉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奇集湖对岸哈阑。原为明哈剌马古站。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乞几必儿忒池东北有 “喀拉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 飞云洞

    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狮子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飞云洞“在大冶回山之巅,三洞层出,上洞出云,中洞出水,下洞出风,其声如雷霆。唐元结尝读书于此,堂基犹在,洞中有元结像”。今为飞云公园。即“猗玗洞”。

  • 徒林

    即 《竹书纪年》 之杜林。西周地名。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国语·晋语八》: 叔向见平公曰,“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又作杜林。西周地名。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相传叔向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国语·晋

  • 大慈镇

    亦作大墅镇。即今江苏昆山市南大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昆山县南有“大慈”。1966年改为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