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团镇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二十二里西团镇。旧属东台县, 1942年划归台北县(后改名大丰县)。
在江苏省大丰市中偏西南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团,人口 2700。明正德年间灶户煎盐,按盐场建置,场下设团,团下分灶,此为草堰四团之一的西团而得名。1949年为西团镇,1956年改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复置镇。2000年大龙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等。有轧花、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泥等厂。陆通客车,水通船队。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二十二里西团镇。旧属东台县, 1942年划归台北县(后改名大丰县)。
在江苏省大丰市中偏西南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团,人口 2700。明正德年间灶户煎盐,按盐场建置,场下设团,团下分灶,此为草堰四团之一的西团而得名。1949年为西团镇,1956年改置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复置镇。2000年大龙乡并入。产稻、小麦、棉花等。有轧花、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泥等厂。陆通客车,水通船队。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有南、北两渠:北渠隋筑,引橐水(今三门峡市青龙涧河)西北入陕城(今三门峡市西)。《元和志》卷6陕州陕县:“北利人渠,隋开皇六年,文帝遣邳国公苏威引橐水西北入城,百姓赖其利,故以为名
在今湖北房县北。《舆地纪胜》卷86房州:马息山“在房陵县北七十里”。其南有马息驿。
(臺) 又名姑胥台,简称胥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越绝书 ·吴地传》: “胥门外有九曲路,阖庐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子胥谏夫差不听,曰: “臣今见麋鹿游姑苏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改大宁都指挥使司置,治所在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滦平、承德以北,辽宁建昌、北票及内蒙古库伦旗以西,尚义、正镶白旗以东,
亦名涪水、内水、垫江水。在今四川中部,为嘉陵江主要支流。《汉书·地理志》 刚氐道: “涪水出徼外,南至垫江入汉,过郡二,行千六十九里。”源出松潘县东北之岷山,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阳、三台、射洪、蓬溪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香港之香港岛东南赤柱。
即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朝天山。《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安溪县 “翠屏山” 条下: “又西北六十余里有朝天山,以势若插天而名。上有天宁岩。”
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鹿耳溪 “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
又名所市。即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百十里所街乡。明于此置添平所。集镇名。在湖南省石门县中西部、渫水北岸。所街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地当要道,宋置台宜寨,明置添平守御千户所。地以明代卫所为名。产稻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资治通鉴》:唐至德二载(757),肃宗自灵武至凤翔,安守忠攻武功,“游兵至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即此。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唐至德二载(757年)肃宗自灵武至凤翔,安禄山部将安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