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州回鹘
又名和州回鹘或高昌回鹘。9世纪中叶由西迁之回鹘一支所建。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宋《册府元龟》卷972:周太祖广顺元年(951) 2月,“西州回鹘遣都督来朝”。即此。至14世纪20年代后并入察合台汗国。
又名和州回鹘或高昌回鹘。9世纪中叶由西迁之回鹘一支所建。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宋《册府元龟》卷972:周太祖广顺元年(951) 2月,“西州回鹘遣都督来朝”。即此。至14世纪20年代后并入察合台汗国。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六里青村镇。清时有把总驻守。
①又名比水、泌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
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上盐湾乡,产盐。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榆林县图:城东南有上盐湾。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8兴业县: 葵山 “在县北十五里。山半有岩,岩有龙井”。山在今石南镇西北,海拔806米。
北宋宣和五年 (1123) 改朔州置,治所在鄯阳县 (今山西朔州市)。金仍改为朔州。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置,治鄯阳县(今山西朔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山阴县西部及朔州市等地。寻地入金,改置朔州。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但一说于四如之外尚有苏毗如,苏毗亦作孙波,为西藏古代十余小邦中之强者,即西女国,最初游牧于
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南古井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29三台县:古井坝“在县西南四十里”。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海县北勐康。
在今西藏札达县。“托林”藏语意为“高高飞翔”。11世纪初叶阿里古格王国僧王意希沃为振兴喇嘛教而建,建筑形式仿吐蕃时代古寺桑耶寺。藏族著名译师仁钦桑布曾长住此寺翻译佛经。11世纪中叶,著名古印度僧人阿底
辽建,在今吉林辉南县东北之辉发城镇附近。《辽史·康默记传》:“已下城邑多叛,默记与阿古只平之。既破回跋城,归营太祖陵。”在今吉林省辉南县东北辉发城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