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戍水
亦作计式水、计舒河。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周书·异域传》:龟兹国“其南三百里有大水东流,号计戍水,即黄河也”。又,于阗国“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俱北流,同会于计戍”。
亦作计式水、计舒河。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周书·异域传》:龟兹国“其南三百里有大水东流,号计戍水,即黄河也”。又,于阗国“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俱北流,同会于计戍”。
即津湖。在今江苏宝应县南六十里。《三国志·魏书 ·蒋济传》: 文帝 “还到精湖,水稍尽,尽留船付济。船本历适数百里中,济更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 豫作土豚遏断湖水,皆引后船,一时开遏入淮中”。古湖名
亦作丰谷井。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丰谷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绵州:丰谷堡“在州东三十里,即今丰谷井。嘉庆五年乡镇士民公筑,直隶州盐捕州判、潼绵营驻防额外委两署在焉”。
在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122印江县:大圣登山“山高耸,为县境之望”。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
北宋置,属黄梅县。即今湖北黄梅县东二十里独山镇。《舆地纪胜》 卷47蕲州: “独木渡在独木镇。”
清嘉庆四年(1799)于福清旧县丞平潭地置,属福州府。治平潭(今福建平潭县)。辖海坛岛。1913年废厅,改为平潭县。民国《平潭县志》卷3:“按《关都记》:海坛山势远望如坛,故名。自唐以来皆沿用之,平潭
在今湖南沅江市南。《方舆纪要》卷80沅江县:“龙硖港在县南三十里, 与益阳县接界。亦流通洞庭湖。”
明洪武十六年(1383)改仁德府置寻甸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三里中古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寻甸军民府:“蛮名新丁,又名寻甸部,讹为仁地,又为仁德部。蒙氏因名寻甸,段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白彦花镇(哈拉汗补隆)西。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田辟城南……河水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王莽更曰艾虏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新城子乡曹家路。《清一统志 ·顺天府四》: 曹家寨关“西去潮河川营六十里,有城,周六里有奇。为古北口东第十三关口,明设参将。本朝改设都司。《县志》,曹家寨关,东自小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