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水镇

赤水镇

①北宋置,属泸川县。在今四川泸县西北胡市镇。《舆地纪胜》卷153泸州:“赤溪水从昌州昌元县界流入,至赤水镇合支江。”

②清置,属渭南县。即今陕西华县西赤水镇。

③即今广西藤县东六十里赤水镇。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东北赤水乡。明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福建省漳平市西北部。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 8170。镇人民政府驻赤水,人口 1980。因山间多铁锈水,故名。1949年设赤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置镇。产稻、木材。有石灰石、铁、煤等矿和水电站。有公路接岭和公路。名胜有岭兜穿云洞。(2)在福建省德化县中部偏西。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赤水,人口640。相传古时驻地南向双髻山五行属火,为制火辟邪名锦水街,演变为今名。1950年设赤水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稻、甘薯,并产松、杉、竹、茶叶、合掌瓜等。矿产有铁、磁铁、铝土、煤、耐火土。后茅公路经此。古迹有古窑址、狮峰书院。(3)在江西省广昌县中南部、旴江(抚河)上游。面积13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赤水圩,人口 2000。驻地隋代李姓建村,河水清洌如银,因名白水,雅称银溪。古为入闽通粤要道,宋置白水驿、白水寨。1931年改名赤水,1934年改白水,1953年复今名。1956年设赤水等乡,1958年设赤水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设镇。产稻、白莲、晒烟等。有食品、铁器、粮食加工、竹木加工等厂。206国道经此。1933年赤水县苏维埃政府驻此。(4)在广东省开平市南部偏东。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赤水圩,人口 2800。清乾隆年间以赤水河南北流贯取名。清属德行都。1912年为开平县第六区,1950年为第五区。1958年与金鸡、东山、蚬冈合置赤水公社。1960年析置金鸡、蚬冈公社,1961年又析设东山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地处潭江水系南侧分水岭带的丘陵区。主产稻,并产甘薯、花生、木薯、甘蔗等。有砖瓦、石灰、粮食加工、木器、化工、机械等厂及建筑业。有公路接325国道。(5)在四川省叙永县东南端,南邻贵州省。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赤水,人口 2500。因地处赤水河畔,故名。1950年为赤水镇、赤水乡,1958年为赤水公社,1984年改为赤水乡,1986年复置赤水镇。1992年中沙、海风乡并入置赤水镇。产红枣、柑橘、核桃、海椒、烤烟等。为县南边境农副产品集散地。川云公路东线经此。赤水河通航运。(6)在陕西省华县西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赤水,人口 1840。镇以河名。宋设赤水镇,金至明、清因之。1949年设赤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特产赤水大葱。有棉绒、造纸等厂。为渭南、华县交界处农副产品集散地。陇海铁路和西潼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拉岁宗

    又作拉绥宗、拉索勒宗、塔克博拉索勒宗。即拉巴随。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西南拉绥。“拉岁”,藏语意为敬神。

  • 大同川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奈太镇北之小河。《元和志》卷4天德军:唐天宝十二年(753),张齐丘“请于大同川西筑城置军,玄宗赐名曰大安军”。《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中受降城:“西二百里大同川有天德军,大

  • 龙头营

    ①在今贵州龙里县东。《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二年(1622),安邦彦进围贵阳,巡抚王三善赴救,“三日抵龙头营,屡败贼兵,遂夺龙里”。②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铜仁府》:龙头营“明万历

  • 板桥集

    ①即今安徽寿县西南板桥镇。明嘉靖《寿州志》 卷3: 板桥 “南五十里,王莹建”。清光绪《凤阳府志》 寿州: 板桥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②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桥集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蒙城县有板桥

  • 关林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相传为关羽头颅葬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孙权遣将“斩羽及子平于临沮”。注引《吴历》曰:“权送羽首于曹公。”曹操特以隆礼葬之。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始建关林庙于此。在河南省洛

  • 土门堡

    ①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南。《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东安堡”条下:“又卫东南有土门堡,万历中,设守备驻守于此。”②即今甘肃古浪县东北土门镇。《清一统志·凉州府二》:土门堡“在古浪县东北六十

  • 大垭砦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宋史·孟拱传》:南宋嘉熙三年(1239),蒙古自蜀窥峡州,孟璟“调金铎一军迎拒于归州大垭寨”。即此。

  • 青龙堡

    在今山西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 “拔晋阳义和寨,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南。《元史·木华黎传》:元兵拔晋阳义和塞,进克三清岩,入霍邑山堡,薄青龙堡,即此

  • 太平土州

    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雷平镇。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撤销,并入雷平县。

  • 圃田泽

    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礼·职方》: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 《尔雅·释地》: “郑有圃田。” 《水经· 渠水注》: 圃田泽 “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