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溪水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舆地纪胜》卷20徽州:赤溪水“在祁门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赤溪水“在县东北。出黟县鱼亭山,西流五十里合大共水”。
在今安徽祁门县东北。《舆地纪胜》卷20徽州:赤溪水“在祁门县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赤溪水“在县东北。出黟县鱼亭山,西流五十里合大共水”。
在今四川汶川县南五十八里羊店(大邑坪)。《清一统志·茂州》:大邑坪“在汶川县南。悬崖临江,地势险固,为金川要路。现设塘汛”。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明史·地理志》 石泉县:“西北有上雄关。”
1912年废滁州置,属安徽淮泗道。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1928年直属安徽省。1982年撤销,改为滁州市。旧县名。1912年由滁州改置,治今安徽省滁州市滁城。1982年撤销,改设滁州市(县级)。
亦名中渡哑出卡。在中渡 (今四川雅江县东雅砻江东岸河口乡)。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哑出卡百户。宣统三年 (1911) 改流,于此置河口县。
唐永贞元年 (805) 改淳州置,治所在永定县 (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寰宇记》卷166峦州: “以郡内最多山峦为称。” 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宾阳三县间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明一统志》 卷1顺天府: 般州山 “在房山县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
故地在今非洲索马里之朱巴河口一带。《明史·外国列传七》:“行步,亦与木骨都束接壤。永乐中,尝入贡。其地户口不繁,风俗颇淳。郑和至其地。”
即下查埠塘。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明嘉靖《沔州志》卷6:下渣“东一百二十里”。
北宋大观元年(1107)置,治所在归仁县(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四年(1110)废州、县为靖南砦。政和七年(1117)复置,宣和三年(1121)又废为靖南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归仁县(今广
一名捧诰山。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八部山“九峰摩空,一泉奔注,普安旧治在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