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金峡
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峡村。清置驿于此。
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赤峡村。清置驿于此。
①在今陕西略阳县北。《寰宇记》 卷135兴州顺政县: 武兴山“在县北一百里。其山峻峭,峰峦秀出,竹柏参差,特为蔚茂。出黄檗及漆”。②在今陕西勉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6沔县: 武兴山 “蜀汉置
即今贵州三穗县南良上乡。《清一统志·镇远府》 “宛溪铺” 条下: 又有 “梁上铺” 等,“皆清江通判管理”。
唐贞观四年 (630) 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唐贞观四年(630年)以党项部落置,治洛平县(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属静边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
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后宅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后宅镇在城东南四十里。”(1)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后宅,人口 4500。因位于明兵部司务邹姓
亦大良平。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元史·李忽兰吉传》:至元三年(1266),“宋兵陷大梁平山寨”。即此。
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吉水县: 南溪水 “出县西北五十里朝元山,东流二十里为罗陂,经柘溪,又五里出柘口江,入赣水”。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西敖其镇附近。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阿陵站”。
在今西藏江达县东北。藏语意为溪口。产铜、铁。有黄铜、鸡血铜二种。清季尝设厂开采。
亦作青石岭。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东晋义熙三年 (407),“勃勃与姚兴将张佛生战于青石原,又败之”。
三国吴改居风县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北马江南岸。南朝宋为九真郡治。隋属九真郡。唐属南陵州。天宝中废。见“居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