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邺都

邺都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三年改东京为邺都。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旧府城)。按兴唐府本与两汉、六朝时的邺非一地,但两汉魏郡治邺,曹操称魏王,都邺。长期以来魏与邺已视为同地异名,故此前魏州已称邺,至五代唐直接号兴唐府为邺都。天成四年(929)罢都。后晋天福二年(937)改兴唐府为广晋府,三年复以广晋府为邺都。后汉乾祐元年(948)改为大名府,后周显德元年(954)罢邺都为天雄军。


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改兴唐府东京为邺都,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天成四年(929年)罢都。晋天福二年(937年)改兴唐府为广晋府,三年复以广晋府为邺都。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府名大名,周显德元年(954年)罢都。


猜你喜欢

  • 麻寨冈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02英德县: 麻寨冈 “唐末黄巢犯境,有虞夫人者,率兄弟及乡人拒巢于此”。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相传唐末乡人于此拒黄巢。

  • 汾阴郡

    北周置,属蒲州。治所在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辖境相当今山西万荣、临猗县地。隋开皇初废。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汾阴县(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名泰州。

  • 朱家曲镇

    北宋置,属尉氏县。即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三十四里朱曲乡。

  • 米市

    即今四川喜德县东南米市镇。1938年为宁东设治局驻地。“米市”,彝语意为黄色蚂蝗多的地方。

  • 沃洲山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南三十六里。唐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南。北通四明山,下统大溪。唐咸通初裘甫起义,据此为寨。

  • 皋舟隘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一带长江滨。《左传》: 襄公十四年 (前559) 秋,“楚子为庸浦之役故,子囊师于棠,以伐吴。吴人不出而还。子囊殿,以吴为不能而弗儆。吴人自皋舟之隘要而击之。楚人不能相救,吴人败之,

  • 桑沟湾

    一作桑沟澳或桑沟口。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桑沟湾。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桑沟口。洪宪元年 (1916) 《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作桑沟湾。

  • 岭南镇

    唐方镇名。唐至德元载 (756) 升岭南五府经略使置,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领南海等二十二郡。辖境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之地。辖境扩大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越南

  • 杨泗庙

    即今陕西镇安县西杨泗乡。清光绪《镇安乡土志》卷下:城西有杨泗庙。

  • 勃特山

    亦作拔特山、蒲特山。唐时属苑汤州。即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