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燕 (鷰) 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 (640) 改名胡刀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 (640) 改名胡刀县。
又作塘栖。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北塘栖镇。清乾隆 《杭州府志》 卷6: “曰唐栖者,故老相传有唐人栖止于此,故名。” 光绪 《唐栖志》 卷1: “唐栖以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得少休;自嘉、秀
即今广东阳春市西北庙龙圩。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东安县西南有庙龙墟。
南齐改顺阳县置,为从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置清乡县。古县名。南朝齐改顺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南。属南阳郡。隋复名顺阳县。
即和亭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
亦名都狼岭。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7永宁州: 都狼山在 “州北六十里。亦曰都狼岭。唐末黄巢寇岭南,溪洞蛮应之,逼桂林城。守将于向引兵与贼战于都狼山,连挫其锋,逐利深入,大战于洛阳陂,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春秋》: 桓公七年 (前705),“焚咸丘”。杜注: “高平巨野县南有咸亭。”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春秋》桓公七年(前705年):“焚咸丘。”即此。
即噶达。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街村)。清果亲王允礼 《西藏日记》: “泰宁,番名格达。雍正八年迁达赖喇嘛居此,赐今名。”
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练浦塘在府南二十五里,与横塘、长水塘相通。相传春秋时吴王练兵处也。”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置,在今贵州毕节市南五里。
唐武德二年(619)置,治所在延安县(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后移治今延长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延长县地。贞观二年(628)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