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大洞
在今江西萍乡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里大洞“山圆如覆钟。有两洞相接:上洞口在山趾,石田广袤;下洞口出山腹,巨石如屏。中有小溪。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归焉。巨寇张成攻围数日,洞中人仰射,贼有死者,乃却。两洞广可容千人”。
在今江西萍乡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里大洞“山圆如覆钟。有两洞相接:上洞口在山趾,石田广袤;下洞口出山腹,巨石如屏。中有小溪。宋建炎初,避乱者多归焉。巨寇张成攻围数日,洞中人仰射,贼有死者,乃却。两洞广可容千人”。
确址未详,当在今山西北部山阴县以西地区。《魏书·尒朱荣传》: 正光中,“敕勒斛律洛阳作逆桑乾西,与费也头牧子迭相犄角,荣率骑破洛阳于深井,逐牧子于河西”。
北魏孝昌二年 (526) 置,治所在固道郡梁泉县 (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西魏废帝三年 (554)改为凤州。北魏孝昌中置,治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东会州。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南二里古城村。次年废。②金泰和中改永济县置,属蓟州。治所即今河北丰润县。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玉田县, 四年(1267)复置。明洪武初改为丰润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属会盐营。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沃底乡(瓜别)。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石浦镇。清废。又名昌国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石浦。属昌国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即今广东丰顺县东北隍镇。 清乾隆 《潮州府志》 卷14丰顺县: 隍市在 “县东九十里隍社”。嘉庆二十四年
在今甘肃正宁县(山河镇)南。《方舆纪要》卷57真宁县:于庄沟“在县东二十里。其水南流入邠州淳化县,会于清水”。
在今山东滕州市东。《晋书·褚裒传》:东晋永和间,褚裒帅众伐赵,径进彭城。“鲁郡山有五百余家,亦建义请援,裒遣(徐)龛领锐卒三千迎之。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为石遵将李菟所败”。即此。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为和仁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镇金镇。以贵平山为名。隋属隆山郡。唐属陵州。开元十四年 (726) 移治禄川(在今仁寿县东北六十里贵坪)。北宋属陵井监,熙宁五年 (10
①北魏景明后改圉县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五十里圉镇。孝昌四年 (528)属阳夏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废。②南朝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