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安徽郎溪县西南二十五里飞鲤河(旧名苏大溪)上。《清一统志·广德州》:飞鲤桥“在建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明嘉靖中建”。明嘉靖《建平县志》:飞鲤桥“俗传运木架桥时,有鲤跃木上,因名”。
一作濝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山南。《后汉书·邓禹传》: 建武元年 (25),“禹自箕关将入河东”。《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杨奉等“乃以天子还洛阳。出箕关”。又称濝关。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辽东卫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废。
①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四十五里淮河中。《水经·淮水注》:“淮中有洲,俗号关洲。”即此。②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8枝江县“芦洲”条下:“漷洲之下曰关洲,约广三十余里。利种柿,多民居。”
即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方舆纪要》卷56沔县:大安关“即故三泉县也,以宋兼置大安军而名”。
南朝陈置,为绥越郡治。治所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贺州。贞观十二年 (638) 又废。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属绥越郡。隋属贺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姚集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睢宁县西北有 “姚集”。
春秋时国。嬴姓。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春秋》: 成公十五年 (前576),“会吴于钟离” 即此。后为楚邑。秦置为县。
即今新疆托里县南加马特。《清一统志·塔尔巴哈台》: 雅玛图台 “在沙拉和洛苏台南一百二十里”。
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四十二里王鲍乡 (聚星镇)。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聚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