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川
一名北川。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五十里。源出梯子山云梯涧,西流径中宫镇南入玉水,亦名中宫河。即 《水经注》 之玉水。清道光 《济南府志》 卷6 《山水》: “锦绣川在中宫东,……俗名谓之大涧沟。”
一名北川。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五十里。源出梯子山云梯涧,西流径中宫镇南入玉水,亦名中宫河。即 《水经注》 之玉水。清道光 《济南府志》 卷6 《山水》: “锦绣川在中宫东,……俗名谓之大涧沟。”
即昌城。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史记· 赵世家》: 孝成王十年 (前256),“燕攻昌成”,即此。西汉置昌成县。即“昌城(1)”。
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石康县 (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县东部及广东廉江县部分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废。五代南汉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常乐。辖境相当今合浦及广东廉
即下蔡戍新城。南齐建,在今安徽凤台县南淮河东岸。《南齐书·垣崇祖传》:建元三年(481),“崇祖虑虏复寇淮北,启徙下蔡戍于淮东。其冬,虏果欲攻下蔡,既闻内徙,乃扬声平除故城。众疑虏当于故城立戍,崇祖曰
即古武列水。在今河北承德市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二》: 热河 “在府东,……三源合而西南流,径黄土坎行宫及钓鱼台行宫之东,又西南流环避暑山庄之东。行宫内有温泉,流出注之,始名热河。南流折而东,复折而南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 (旧武隆司)。清康熙初置巡司于此。1912年设涪陵分县。
在今山西夏县东南。《寰宇记》 卷6夏县:“皇川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中条山内,耆旧相传夏后离宫避暑之所。”
俗名土楼山。在今青海西宁市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 “南禅山”条下:“北禅山在(西宁)县西北五里。”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纪家汇在“府西南百里。浦阳江自诸暨县合东西诸江,经此为钱清江之上源”。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官渡河注入长江处。《方舆胜览》卷57夔州:十二峰“在巫山。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昇、起云、飞凤、望龙、圣泉”。分布于江南北,各有六峰。宋苏辙《巫山赋》:“峰连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