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闽海道

闽海道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属福建省。治闽侯县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闽清以东,永泰、福清、平潭以北地区。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东路道改名,治闽侯县(今福建福州市)。属福建省。辖闽侯、古田、屏南、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泰、福清、霞浦、福鼎、宁德、寿宁、福安、平潭等县。辖区约当今福建省寿宁、周宁、屏南、古田、闽清等县以东,永泰、福清、平潭三市县以北地区。1928年废。


猜你喜欢

  • 罗梭江

    一名南斑河。在今云南省南部。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南流经思茅市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清《乾隆内府舆图》 作梭江。 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作

  • 精舍山

    在今湖北郧县境。《新唐书·地理志》 郧乡县: “有精舍山。本独山,天宝中更名。”

  • 冶谷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口镇一带。《汉书·郊祀志上》:“所谓寒门者,谷口也。”颜师古注:“谷口,仲山之谷口也。汉时为县,今呼之为冶谷是也。以仲山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寒门也。”《方舆纪要》卷53引《云阳宫记》

  • 大祉澳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明崇祯六年(1633)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明崇祯六年(1633年)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

  • 温明殿

    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后汉书·耿弇传》: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李贤注: “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 石笋峰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 (后)》:崇祯五年(1632)三月十八日,“寺僧导余探石笋之奇……践石蹑流,七里,山回溪坠,已至石笋峰底,仰面峰莫辨,以右崖掩之也,从崖侧逾隙而下

  • 宁夏中屯卫

    明洪武初置宁夏中护卫,正德五年(1510)改为中屯卫,属陕西都司。治所在宁夏城内(今宁夏银川市)。清顺治十五年(1658)并入宁夏右屯卫。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清顺

  • 南岷山

    在今四川西充县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 南岷山 “距西充县十五里。上有十三小峰,汉何岷者隐其上,遂以名山。是后为贾神仙师道场。今名降真观,山有九泉”。《方舆纪要》 卷68西充县: 南岷山

  • 马踏湖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汶河堤北,运河东岸。《方舆纪要》卷33汶上县“南旺湖”条下:“堤北有马踏湖,亦谓之南旺北湖。周三十四里有奇,当南旺东北,亦蓄水以灌渠。”又称麻大湖。跨山东省中北部桓台、博兴二县。相传

  • 云林镇

    即云亭镇。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十五里云亭镇。明嘉靖《江阴县志》卷2:东南昭云乡有云亭市。清道光《江阴县志》卷2:“云亭镇,十一保,东十五里……旧合绮山、花山同为昭闻乡。”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江阴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