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设治局
1938年析疏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图什市。1943年改为阿图什县。
1938年由疏附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1943年升县。
1938年析疏附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图什市。1943年改为阿图什县。
1938年由疏附县析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1943年升县。
又名寄啸山庄。在今江苏扬州市城东南角。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官僚何芷舫所得,并加以扩建,故名何园。园分东西两部分,有游廊相连接。东部建有花厅、船厅、六角小亭、湖石假山,西部水池居中,水池周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清一统志·武昌府二》:广宴亭“在武昌县西樊山。唐广德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舍,元结验之图记,以为故孙吴游宴地,乃谕县令马珦建亭,名曰广宴。结为之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
东汉永初六年(112)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境。《后汉书·孝安帝纪》:永初六年春,“诏越巂置长利、高望、始昌三苑”。为牧马之所。
在今四川什邡市西北湔底镇龙居山麓。旧名净慈寺。《方舆胜览》卷54汉州:龙居山“在什邡县。有等慈院。飞瀑千尺,虚亭屹然,桥横路转,万柏拥翠”。
宋代重庆城门之一,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北靠东。《元史·石抹按只传》:至元十三年(1276),“不老志乘夜袭宋军,直抵重庆城下,攻千斯门,宋军惊溃”。即此。
北宋置,属秦州。即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以伏羌县有大落门,故名。
一作中。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前520) 春,“二师围郊。癸卯,郊、溃”。 杜预注: “河南巩县西南有地名中。” 又《水经·洛
一名老君山。在今四川荣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 卷33旭川县: 荣德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 卷85旭川县: 荣德山 “在 (荣)州东北四十二里。其山在川谷之中,独拔五百余尺,中有老君祠
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方舆纪要》卷99宁洋县:宁济桥“在县城(今双洋镇)南。万历五年建,长十八丈,寻圯。九年重建”。
又称浏渭河、浏水。《水经注·湘水》:“又北过临湘县西,浏水从县西北流注之。”即此。湘江下游支流。在湖南省东部。源出湘、赣两省边境九岭山,上源有南北两支,称小溪河和大溪河,在杨潭乡双江口汇合后始称浏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