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随县

随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西晋属义阳国,寻为随国治。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改为随阳县,为随阳郡治。南齐复改为随县,为随郡治。西魏为随州治。隋为汉东郡治。唐复为随州治。明洪武二年 (1369) 省入随州。九年 (1376) 改随州为随县,属黄州府。十年省入应山县。1912年又改随州为县,后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79年析置随州市。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随州市。


古旧县名。春秋时为随国。西汉置县,治今湖北省随州市。属南阳郡。南朝宋改随阳县,寻为随县,为随阳郡治。西魏置随州。隋文帝改“”为“隋”。大业三年(607年)为汉东郡治。唐初仍为随州。南宋属襄阳府,元属德安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属黄州府。十三年复为随州,属德安府。1912年复为随县。1979年析城区设随州市。1983年撤销,并入随州市。


猜你喜欢

  • 天涯山

    在今山西原平市东二十里。《明一统志》卷17太原府:天涯山“在崞县东南四十里。形类芙蕖,山有石鼓”。《清一统志·代州》:天涯山“亦有小五台之称,俗名莲花峰。峭石壁立,峦岫温和,雪落随消”。在山西省原平市

  • 石城后千户所

    明正统五年(1440)置,属雷州卫。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方舆纪要》卷104石城县:守镇石城后千户所“在县治西”。

  • 甘场山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方舆纪要》卷109天河县:甘场山“在县治东。形如幞头,岩险可恃,县治倚其麓”。

  • 牛井

    即今云南宾川县治牛井镇。明景泰《云南志》卷5:“其在海东牛井者曰小白夷,服食器用与汉、僰不同。传云段氏时,海东地广民稀,又炎热生瘴疠,乃于景东府移此白夷以实之。”《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又西一里

  • 邬城泊

    即古昭余祁泽。又名邬泽、蒿泽。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跨介休县界。《元和志》卷13介休县:邬城泊“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周礼》‘并州之薮曰昭余祁’,即邬城泊也”。即“昭余祁”。

  • 东山砦

    北宋咸平二年(999)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彭阳县西古城乡。金升为东山县。

  • 黄原郡

    西魏置,属始州。治所在黄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南一百二十里王河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县东部及南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西魏置,治黄安县(今四川剑阁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县南部地区。隋

  • 桐木水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 下堡塞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下堡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下堡塞“在蒲岐所南五里,南临大海,所之南藩也”。

  • 遏索山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西南。《资治通鉴》:唐贞观十六年 (642),西突厥 “乙毗咄陆 (可汗) 又遣处月、处密二部围天山,(郭) 孝恪击走之,乘胜进拔处月俟斤所居城,追奔至遏索山,降处密之众而归”。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