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江
古名瓦官水。为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湘乡市北,东流经宁乡县东南部、湘潭县北部,至长沙市南入湘江。《方舆纪要》 卷80: 靳江 “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自宁乡县流入,至此注于湘江。《志》 云:水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因名”。
古名瓦官水。为湘江支流。源出今湖南湘乡市北,东流经宁乡县东南部、湘潭县北部,至长沙市南入湘江。《方舆纪要》 卷80: 靳江 “在善化县西南二十里。自宁乡县流入,至此注于湘江。《志》 云:水流经楚大夫靳尚墓,因名”。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董家林村。其地发现西周初年燕国都城和匽侯墓葬。
太行八陉之一。即飞狐关。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与涞源县交界处,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
在今甘肃合水县治南。《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长厚原“在县西南七十里”。
西汉高后元年 (前187) 改薛郡置,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东汉属豫州。西晋改为鲁郡。(1)西周周公旦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东古城)。
即今贵州独山县东南四十里基长镇。旧有外委戍守。“基长” 为鸡场谐音。昔以 “酉” 日赶场,故名。
北宋开宝三年(970)置,属陇州。治所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香泉镇。金初废为陇安寨。泰和八年(1208)复置。元至元七年(1270)并入汧源县。古县名。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析汧阳县置,治今陕
战国燕邑,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七年 (前259),“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秦置武垣县。古邑名。战国燕邑,即今河北省肃宁县东南武垣城。秦置为县。赵孝成王七年(前
即今广东恩平市城南锦江河。《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南门河在 “县南一里。《志》云,县境诸水,其大者曰漈头水,在县西二十里。源出龙鼍山,流经县西十五里之相公潭,为群流汇合之处,又东为南门河”
唐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置,属润州。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以年号为名。光启三年(887)为升州治。五代吴天祐十四年(917)又分上元县地置江宁县。自此与江宁县同城而治,同为升州治。武义二年(920)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宽阔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宽阔场在 “城北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