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顿丘县

顿丘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西晋为顿丘郡治。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复置,属魏州。大业初属武阳郡。唐为澶州治。五代晋天福三年 (938) 移治德胜城 (今河南濮阳县东南五里)。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

②东晋侨置,属秦郡。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南朝宋为新昌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新昌县。

③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属汲郡。治所在今河南浚县西北。后属黎阳郡。东魏天平中废。

④南朝宋侨置,属魏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顿丘附近。北魏属东魏郡。北齐废。

⑤南朝宋侨置,属阳平郡。治所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北魏属东阳平郡。北齐废。

⑥南朝梁侨置,为睢州南济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北齐废。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清丰县西南。属东郡。《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前132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即此。北齐废。隋开皇间复置,治所屡有迁徙。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入清丰县。(2)东晋侨置,治今安徽省滁州市。属秦郡。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改属新昌郡。南北朝为新昌郡治所;北齐天保后又为南谯州(南朝陈为谯州)治所。隋开皇初改名新昌县。(3)南朝宋时侨置,治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属齐州。北魏后废。(2)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河南省濮阳县北部、清丰县西南部析置。以古邑名及西汉顿丘县名而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仍归各县。


猜你喜欢

  • 鄂尔土坂

    在今内蒙古奈曼旗东南。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曾于此置阜新县。

  • 左翼末旗

    清康熙三十年(1691)置,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满达赫一带。

  • 掖邑

    即夜邑,在今山东莱州市。汉刘向 《说苑·指武》: 鲁仲连子对田单曰: “今将军东有掖邑之封,西有淄上之宝。” 古掖、夜字相通。

  • 珠母海

    亦名珠池、珠海。在今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以南海面。《旧唐书·地理志》 廉州合浦县: “大海在西南一百六十里,有珠母海,郡人采珠之所。”历为采珍珠之地。《方舆纪要》 卷104合浦县: 珠母海在 “府东南六

  • 钱镠墓

    在今浙江临安市东北安国山南麓,为五代时吴越开国君主武肃王钱镠墓葬。钱镠 (852—932),临安人。今存断裂墓碑,上书 “唐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越国王谥武肃钱王之墓”。

  • 紫云

    (雲) 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直隶州》: 紫云山 “南北两山左右拱抱。一泉涌出,由灵泉山之西麓入汝水。其郏、敖诸山对列如屏,襄中第 一胜境也。明李敏建书院于上,故又名书院山

  • 巴勒滚

    一作巴尔浑。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岸。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3伊犁西路:巴勒滚“在图斯库勒南岸,古尔班伊勒噶齐西二十里”。

  • 钧水

    一作均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古水名。又称均水。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

  • 西番站

    元置,在今四川甘洛县西。

  • 小鬲山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元和志》卷11海州东海县:小鬲山“在县北六十里。田横避汉所居之山也。其山三面绝壁,皆百余仞,惟东南一道略容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