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颍州

颍州

①北魏孝昌四年 (528) 置,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北齐废。唐武德六年 (623) 改信州复置。天宝初改为汝阴郡。乾元初复为颍州。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阜南、颍上、太和、凤台、界首、临泉等市县地。北宋政和六年 (1116) 改为顺昌府。金复为颍州。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属安徽省。十三年(1735) 升为颍州府。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为颍州人。

②东魏天平元年 (534) 置,治所在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许昌、禹州二市及许昌、临颍、长葛、鄢陵、扶沟等县地。武定七年 (549) 徙治颍阴城 (今许昌市),改为郑州。

③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安福县 (即今江西安福县)。七年 (624) 废。


(1)北魏孝昌四年(528年)置,治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北齐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信州,六年复改颍州。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阜阳、颍上、阜南、太和、界首、临泉等市县地。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为顺昌府,金复为颍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2)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安复县(今江西安福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泸水上游地区。七年废。


猜你喜欢

  • 灵渠

    亦作澪渠、零渠。又名秦凿渠。或作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秦始皇时由史禄主持开凿,在今广西兴安县西,东接湘江,西接漓江,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全长六十八里。工程主要分南北渠、斗门、堰坝等。南渠

  • 卜戈镇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二十五里卜戈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武进县图:西有卜戈堰镇。

  • 路通山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7元江军民府: 路通山 “旧名马笼山。北瞰礼社江,高峰千仞,蔽亏日月”。一线羊肠,通临安路。

  • 曹均桥市

    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南二十五里曹均桥。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3九江府湖口县: 东南有曹均桥。

  • 海螺山

    在今河北鹿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14获鹿县: 海螺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山绵延耸秀,下有白鹿泉,隋因以名县。山之阳,岩洞深遂,相接如门屋,曰连珠洞”。

  • 大阜

    在今山东费县西南百里。《方舆纪要》卷33费县:“亦曰大崮。一名货郎阜。祊水发源于此。”

  • 绥神线

    从滨黑线的绥化车站 (今黑龙江绥化市)至神树 (今铁力市东)。长 135.8公里。日伪于1937—1938年修筑。1941年修至佳木斯,称为绥佳线。

  • 合里宾忒

    金置,属胡里改路。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纽伊河口附近。《金史·地理上》胡里改路:“西至上京六百三十里,北至边界合里宾忒千户一千五百里。”元改置兀者吉烈迷万户府。

  • 毛卜剌堡

    ①明置,属兴武守御千户所。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北高沙窝乡营西村西北角。清属灵州,设把总于此。《方舆纪要》卷62灵州守御千户所:毛卜剌堡“在清水营东南三十五里,又东南三十里即兴武所,亦戍守要地”。②在今甘肃

  • 辛店集

    即新店镇。今山东东营市西辛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