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山寺

香山寺

①又名永安寺、甘露寺。在今北京城西北四十里香山公园内。初为辽中丞阿勒弥私舍,金建香山寺。《金史·世宗纪下》: 大定二十六年 (1186)三月 “癸巳,香山寺成,幸其寺,赐名大永安”。元、明皆曾扩建。清乾隆十年 (1745) 建静宜园,香山寺为廿八景之一。清 《日下旧闻考》 卷86引乾隆十一年《御制香山寺诗》 序曰: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甘露。予谓香山在洛中龙门,白居易取以自号,山名既同,即以山名寺,奚为不可?”寺因香山为名。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被焚。今仅存遗址。

②北魏熙平元年 (516) 建,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香山上。唐武则天常至此宴会文武百官。后,白居易又捐资重修,晚年常至此寺与僧如满饮酒赋诗。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东香山上。白居易写有《修香山寺记》、《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等。


猜你喜欢

  • 荔原堡

    北宋治平四年 (1067) 筑,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南梁乡驻地荔原堡。后废。

  • 焦篱堡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二十五里。《资治通鉴》: 唐贞元元年 (785),“ (马) 燧与浑瑊、韩游瑰进军逼河中,至焦篱堡”。胡三省注: “焦篱堡,在河中府河西县西。”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北。唐贞元初马燧讨李怀

  • 纽垤川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之艾不盖河。《魏书·太祖纪》:登国六年(391),“秋七月壬申,讲武于牛川,行还纽垤川。……九月,帝袭五原,屠之。收其积谷,还纽垤川。于稒杨塞北,树碑记功”。古水名。即今

  • 崎头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崎头乡。为海防要地。明于此设兵戍守。

  • 氐池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属张掖郡。西晋废,后复置,北魏又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次于氐池,蒙逊婴城固守”,即此。

  • 蚕沙口

    又名蚕丛口。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六十里。旧为陷河入海处。《方舆纪要》 卷17滦州: 陷河 “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

  • 春申江

    即今上海市黄浦江的别名。旧误传此江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所疏导,故名。简称申江。即今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相传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凿此江,故名。

  • 甸头山

    在今云南永胜县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甸头山“群峰耸列,林木森蔚。土人于此牧羊,又名牧羊坪”。

  • 腊 (臘) 惹洞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清废。

  • 开拉哩河

    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清一统志·黑龙江》:开拉哩河“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与呼伦布雨尔接界。源出西北兴安岭,西流会额尔古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