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坝
在今云南绿春县西南五十四里。清属元江州,嘉庆十八年 (1813) 傣族从勐平巩整村迁此,故名迁马。傣语 “迁” 为搬迁,“马” 为来,意即新搬来的村寨,后讹为骑马坝。
集镇名。在云南省绿春县中部、黄连山南麓平缓山地。骑马坝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580。原名迁马,傣族语迁为“搬迁”,马为“来”,意即“搬迁来的村子”。因该村农户祖籍石屏县五郎沟,清嘉庆八年(1803年)迁居附近勐平巩村,1813年由勐平巩迁此,该地地势较平缓,得名迁马坝,后讹为骑马坝。产稻、香蕉、胡椒等。有公路接晋思公路。
在今云南绿春县西南五十四里。清属元江州,嘉庆十八年 (1813) 傣族从勐平巩整村迁此,故名迁马。傣语 “迁” 为搬迁,“马” 为来,意即新搬来的村寨,后讹为骑马坝。
集镇名。在云南省绿春县中部、黄连山南麓平缓山地。骑马坝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580。原名迁马,傣族语迁为“搬迁”,马为“来”,意即“搬迁来的村子”。因该村农户祖籍石屏县五郎沟,清嘉庆八年(1803年)迁居附近勐平巩村,1813年由勐平巩迁此,该地地势较平缓,得名迁马坝,后讹为骑马坝。产稻、香蕉、胡椒等。有公路接晋思公路。
简称四镇。北魏初,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在其南界的碻磝城 (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滑台城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洛阳(指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隅)、虎牢城 (今河南荥阳市西
在今浙江省西南部。主峰在今浙江江山市南保安乡南。系钱塘江、闽江、鄱阳湖水系分水岭。《方舆胜览》卷7衢州:仙霞岭“在江山县。黄巢传云:巢破饶、信、衢等州,刊山开道,即此”。《方舆纪要》卷89浙江总叙:仙
在今贵州贵定县南。《方舆纪要》 卷123新添卫: 摆笼山 “ (把平砦长官) 司东二十里”。
一作珂诺城、阿纳城。北宋置,属河州。在今甘肃广河县。熙宁七年 (1074) 改为定羌城。即今甘肃省广河县城关镇。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定羌城。
宋置,即今福建顺昌县北仁寿镇。明置巡司于此。
晋置,属琅邪郡。在今山东临沂市。南燕时为幽州治。
北魏太和中置,属大宁郡。治所即今河北万全县。后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北省万全县。属广宁郡。后省。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鹳山山腰。前临风景如画的富春江,依山面水,为登眺胜处。楼建于清同治年间,1962年改建为混凝土结构。
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一百三十里双塔堡东。《清一统志·安西州》: 窟窿河 “源出土葫芦沟,西北流至双塔堡入苏赖河。内多大穴,深不可测,畜产误入,即不能出”。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下菰城。《寰宇记》卷94引《郡国志》云:“古乌程氏居此,能酿酒,故以名县。”东汉属吴郡。三国吴为吴兴郡治。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隋仁寿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