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村镇

高村镇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元、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袁州府》: 高村镇 “在万载县西七十里。旧有巡司,后裁”。


(1)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人口2890。北宋高姓建村,故名。1956年置高村、锦源等乡,1958年合并设高村公社。1984年改置乡,2000年改置镇。2001年西坑乡并入。产木材、油桐、松脂、笋干、香菇、蜂蜜等。有农机、罐头、造纸、竹木加工等厂。县锦源林场设此。有公路南接芳万公路。(2)在山东省文登市区东南部。面积88.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人口7866。宋初,高姓始居,故名高村。1951年为文登县第一区。1959年建高村公社,1984年置高村镇。青龙河流经。产小麦、玉米、花生、蚕茧、苹果、桃、梨、葡萄等。南部沿海建有对虾养殖池。有平板弹簧、橡塑、钢、减震器等厂。石泽公路经此。北部有坤龙水库和呼雷汤温泉。(3)在河南省淇县东北部、淇河西岸。面积80.8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桥村,人口1520。原名淇水关。此处地势较高,形如船关,街中心有一石桥,明代改称高村桥。1958年建高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造纸、纺线、矿石、磷肥、水泥预制、粮油加工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古迹有花窝遗址、石河岸遗址、北魏田迈造像等。(4)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北部、辰水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2.3万,苗族占70%。镇人民政府驻逢爷,人口5320。因三面临水,一面傍山,山高水低得名。清嘉庆元年(1796年)移岩门巡检司驻此。1953年麻阳县治迁此。1956年设高村镇,1958年并入高村公社,1961年复置镇。主产稻、蔬菜。有化工、造纸、农机、电机、印刷、酿酒等厂。设有圩场,为湘黔边境重要集市。焦柳铁路经此设站。209国道、辰麻干线在此交会。有滕代远纪念馆。(5)在广东省云安县西北部。面积188.8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村,人口1880。原名歌村,因村民爱唱山歌。方言歌、高谐音,后名高村。1950年为云浮县第六区。1961年置高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地处大绀山西麓的白石河谷地低山丘陵区。农产稻、玉米、甘薯和木薯。林产松、杉。三江杉、金山茶著名。有钨、锡等矿。有农机、化工等厂。有公路接324国道。


猜你喜欢

  • 永安井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唐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之左五里,得盐井十四。《寰宇记》卷148奉节县:“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

  • 昌华宫

    在今广东广州市河南官洲北亭。五代南汉建。《新五代史· 南汉世家》: 刘晟乾和二年(944),“遣洪昌祠襄帝陵于海曲,至昌华宫,晟使盗刺杀之”。清改为昌华市。

  • 黄嵚山

    即黄钦山。在今陕西铜川市西北。即“黄钦山”。

  • 新疆四大镇

    清代在新疆乌鲁木齐 (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设都统,伊犁 (今霍城县南)、塔尔巴哈台(今塔城市)、喀什噶尔 (今喀什市) 三处设参赞大臣,分区统辖新疆天山南北、巴尔喀什湖、帕米尔以东地区及驻防官兵,均受

  • 富林县

    唐武德四年 (621) 分铜陵县置,属勤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次年属春州。后废。开元十八年 (730) 复置,为勤州治,天宝初为云浮郡治,乾元初复为勤州治。后州治移至铜陵县,富林县属勤州。

  • 越常县

    三国吴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甘禄附近。因越裳 (常) 国为名。隋大业初属日南郡。唐武德初改为越裳县。古县名。三国吴置,治今越南河静省甘禄附近,属九德郡。唐时改越裳县。

  • 往流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往流镇。清置巡司于此。

  • 仙游山

    一曰游仙山。即今福建宁德市西北七十里霍童山。《寰宇记》卷100福州长溪县:霍童山“亦曰游仙山”。

  • 宣乐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梁乐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大业初属熙平郡。大业末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

  • 静福山

    即今广东连州市北福山。《寰宇记》 (残本) 卷117连州桂阳县: 静福山 “在县北五十里。梁廖冲者字清虚,为本郡主簿、西曹祭酒、湘东王国常侍,大同三年家于此山,先天二年飞升于此山,后刺史蒋防仰慕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