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眼山

高眼山

在今广西上林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 高眼山 “山最高,林木深郁”。


猜你喜欢

  • 石埠子镇

    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西汉置灵门县于此。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人口 6000。因地处四周平坦,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故取名石埠子。1949

  • 凤阳巡抚

    明景泰初置,驻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辖南直隶江北诸府大部(唯安庆一府除外)。清废。

  • 大乌山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接吉安县界。《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大乌山“在兴国县北一百三十三里。高二十余里。四更即见日出。有风、雨二洞,深不可测”。

  • 阅马台 (臺)

    又名凉马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太平御览》 卷300引 《邺城故事》: 凉马台 “一名阅马台,一名戏马台”。《水经·浊漳水注》: “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石虎每讲武于

  • 勇士川

    即苑川。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晋书·乞伏国仁载记》: “司繁遂镇勇士川,甚有威惠。” 即此。古水名。即今甘肃省榆中县宛川河。以在汉勇士县境内,故名。又称苑川。西晋末鲜卑乞伏部迁居于此。十

  • 敦敦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纽依河。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 作 “墪墪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敦敦河 “在宁古塔城东北一千九百五十七里。源出明噶里窝集,西北流入混同江”。

  • 古泥关

    一作古宜关。明置,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清钱秉镫《所知录》卷中:永历元年(1647),桂王“遂由靖(州)幸柳(州),道出古泥,总兵侯姓,司礼监庞天寿率舟师五千迎驾”。即此。

  • 郢县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北。东汉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属南郡。东汉废。

  • 甫里

    一名甪直。即今江苏苏州市东南甪直镇。唐陆龟蒙居此,故龟蒙号甫里先生。龟蒙墓在镇旁。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居此,自号甫里先生,著有《甫里集》。

  • 大荒山

    在今广西博白县南一百五十里。《寰宇记》卷167博白县:“大荒山, 山上池中有婢妾鱼,大如楯,两翼及脐下有三条似练带,长四尺,摇动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