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书院
在今江西铅山县 (河口镇) 东南鹅湖山北麓。南宋淳熙二年 (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十年 (1250) 始建书院,朝廷赐名 “文宗书院”。明景泰四年 (1453) 重建,改名鹅湖书院。弘治时移于山顶,正德六年 (1511) 又在故址重建。清康熙帝亲书 “鹅湖书院” 匾额,并题 “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 联句。
在今江西铅山县 (河口镇) 东南鹅湖山北麓。南宋淳熙二年 (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祐十年 (1250) 始建书院,朝廷赐名 “文宗书院”。明景泰四年 (1453) 重建,改名鹅湖书院。弘治时移于山顶,正德六年 (1511) 又在故址重建。清康熙帝亲书 “鹅湖书院” 匾额,并题 “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 联句。
即乌苏里江上源。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3:乌苏里江“刀毕河在三道沟河之西。源出锡赫特山脉之南端,东北流与三道沟河合。二河既合北流至密山县东界,松阿察河挟兴凯湖之水自左岸来会
明万历五年 (1577) 置,属广东都司。在今广东郁南县西南通门镇。后废。明万历五年(1577年)置,治今广东省郁南县南通门。后废。
①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为义川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北周改名丹阳县。隋开皇初复名义川县,为丹州治。大业初属延安郡。唐永徽二年(651)移治赤石川(即今宜川县),为丹州治。天宝元年(7
西魏恭帝二年(555)改小溪县置,为东遂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北周为石山郡及遂州治。隋大业初为遂宁郡治。唐武德初为遂州治。天宝初为遂宁郡治。乾元初为遂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复改为小溪县
古道路名。两汉、三国蜀汉通西南夷道路之一,与灵关道相接。以路经旄牛夷境或旄牛县为名。从今四川成都市西南行,经邛崃、雅安、荥经,越大相岭至汉源县北清溪镇,再南经汉源,渡大渡河,西南至越嶲郡治邛都 (今西
隋大业六年(610)置,属临振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白沙间。《新唐书·地理志》:延德县“以延德水名”。唐属振州。五代南汉初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复置,属朱崖军。大观元年(11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道人溪 “在县东北石盘峪。《志》 云: 源发龙门,流经县界,入于潮河”。
即今河北广宗县北四十里董里集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广宗县图: 北有董里集。
即玄石坡。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十八里。明金幼孜《北征录》作玄石坡。《方舆纪要》卷45:元石坡“在漠北。永乐十年(当为八年)北征,车驾驻此。旁为立马驿,成祖勒铭处也”。
李纲堡的别名。即今宁夏贺兰县北立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