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嘴
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 黑山嘴在 “城北二十五里许”。
在今宁夏中卫县北。明嘉靖 《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 黑山嘴在 “城北二十五里许”。
①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相传梁鄱阳王萧恢舍宅为寺,取名显明。唐时改名隆兴,宋改永宁,后又改永福。北宋天圣二年(1024)天台山寿昌寺宝伦禅师来寺主持,于寺东建塔,称永福寺塔。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平水江。源出今浙江绍兴县南龙头岗,北至绍兴市汇入浙东运河。《越绝书》 卷11: “赤堇之山,破而出锡; 若耶之溪,涸而出铜。” 唐李白 《采莲曲》: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仙岩镇北。《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仙岩山“在县东四十里,当大罗山之阳。山巅有黄帝池,广五百余亩。水分八派,注为溪潭,高下相属,道书以为第二十六福地”。②在今广西武宣县南。《舆地纪
又名同嘉江、佟佳江。亦名通吉雅吉江。即今辽宁东部、吉林南部浑江。为鸭绿江支流。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佟家江“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岭有三泉, 自谷中出, 会为一,西南流受合勒们等诸河、鸭绿江自东来
又名梅君山。在今福建建瓯市南二里。《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安县: 梅君山 “在郡东南,云梅福炼药于此山上升,因名之”。《清一统志·建宁府》 引 《新志》: “又名梅仙山。山顶丹井、坛灶犹存。”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以临沮水为名。东汉改为临沮侯国,后复为临沮县。西晋永宁后徙治今湖北当阳市西北。东晋咸和中为沮阳郡治。南朝宋属南郡。北周属漳川郡。隋废。②唐武德九年 (626)
在今浙江衢县北。《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西安县:灰岭“在府北九十五里,与严州府遂安县接界”。
又名砀水。在今安徽砀山县南。《水经·获水注》: “ (砀) 陂中有香城,城在四水之中,承诸陂散流,为零水、瀼水、清水也,积而成潭,谓之砀水。” 《清一统志·徐州府一》: 砀水 “在砀山县南。亦名谷水”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秋, 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隰县南。《春秋》成公十二年(前579年):“晋人败狄于交刚。”即此。
唐置,属羁縻纡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北。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属桂州所领羁縻纡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入忻城县。